有效获取肉食营养三大守则 每天食肉不超过200克
吃肉之道:从营养角度看,鱼肉胜禽肉,禽肉胜畜肉
在纷繁复杂的饮食世界,我们时常会面临各种肉类诱惑。而营养学家们给我们提出了一条重要的吃肉原则:吃畜肉不如吃禽肉,吃禽肉不如吃鱼肉。这背后蕴含着丰富的营养学道理。
畜肉中,以猪肉为例,其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而脂肪含量却相对较高。即使是我们常说的“瘦肉”,其中也隐藏着高达28%的隐性脂肪。这些脂肪不仅含量高,而且其结构对人体而言并不友好,过量摄入容易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相较之下,禽肉则显得优越许多。它高蛋白且低脂肪,不仅总体脂肪含量低,而且所含的脂肪化学结构与橄榄油相似,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有助于保护心脏,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为有趣的是,从“腿”的数量来看,4条腿的动物(如猪牛羊)的脂肪含量高于2条腿的动物(如鸡鸭),而2条腿的动物又高于没有腿的动物,也就是海鲜。
吃肉过量绝对是个大问题。除了脂肪含量过高外,肉类中还含有嘌呤碱,其在体内代谢后会生成尿酸。尿酸的过量积聚可能引发痛风、骨发育不良等疾病。的研究甚至表明,过量吃肉会降低机体免疫力,使人体对各种疾病难以抵抗。那么,如何吃肉才健康呢?
按照合理的饮食标准,每人每天需要动物蛋白44至45克。除了直接从肉类中摄取,我们还可以通过牛奶、蛋类等补充营养。建议每天食用一次肉菜,最好在午餐时享用,肉量控制在200克左右。早餐或晚餐则可以补充鸡蛋和牛奶,这样完全可以满足身体一天对动物蛋白的需求。
我们需要警惕那些腌腊熏烤类肉食以及绞肉类食品。腌腊熏烤类熟食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产生致癌物,而绞肉类食品如香肠、火腿等,虽然表面看似健康,但实则容易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摄入过多脂肪,经常食用易导致发胖。健康吃肉,需要我们明智选择,适量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