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常规方法
治疗原则
对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我们推荐结合中西医进行非手术治疗,但治疗过程需密切观察。若病情有恶化迹象,应立即转为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阑尾腔狭窄,这会增加未来急性发作的风险。
对于化脓性、穿孔性阑尾炎,我们主张立即进行急诊手术,切除病理性阑尾,并术后积极进行抗感染和并发症预防。
若阑尾炎已发病数天并伴有炎性肿块,我们建议暂行保守治疗,以促使炎症尽快消散。如症状在3-6个月后仍持续,应考虑手术切除阑尾。若脓肿有扩大并可能破裂的迹象,应立即进行排水处理。
对于老年患者、儿童及妊娠急性阑尾炎,治疗原则与成人急性阑尾炎、急诊手术相同。
非手术治疗
主要适用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脓肿、妊娠早晚急性阑尾炎及主要器官病变的阑尾炎。
1. 基础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饮食控制、适当补液和对症治疗。
2. 抗菌治疗:选用广谱抗菌素如氨酞青霉素和抗厌氧药物如灭滴灵。
3. 针灸治疗:可选取足三里、阑尾穴,进行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两次,连续三天。
4. 中药治疗:包括外敷和内服。
外敷:适用于阑尾脓肿,如用四黄散,主要成分为大黄、黄连、黄芩、黄柏等,加入冰片,用温水调和后外敷。
内服: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急性阑尾炎可分为三期,各期都有相应的中药处方,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里攻下。
手术治疗
适用于各种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保守3-6个月后仍有症状者和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1. 术前准备:禁止进食4-6小时,确定手术时间后可适量给予镇痛剂。对于化脓和穿孔的患者,应给予广谱抗菌素。如有弥漫性腹膜炎,需进行胃肠道减压和静脉输液,并关注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如有心肺等主要器官功能障碍,需与相关部门协作治疗。
2. 手术方法:通常在局部下进行右下腹斜切口完成手术。主要方法是阑尾切除术(常规法和逆行法)。对于严重的粘连情况,也可以在浆膜下切除阑尾。对于无效的阑尾脓肿保守治疗和腹腔渗出,可放置排水物。
3. 术后治疗:继续支持治疗,包括静脉输液、止痛、镇静、抗感染等。及时拔除引流物,并注意防治各种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术后并发症与阑尾的病理类型和手术时间的迟早密切相关。尽早切除阑尾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阑尾炎患者,建议在发病24小时内进行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