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型病毒性肝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急性丁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双重感染及其影响
在谈论急性丁型肝炎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探讨HDV与HBV的同步感染。这种疾病的潜伏期在4至20周之间。当身体遭受这种双重攻击时,其临床表现和生化特征仿佛是一幕急性乙型肝炎的戏剧。患者可能会经历疲劳、食欲不振、黄疸甚至肝肿痛等症状。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患者会经历两个转氨酶高峰。由于急性乙型肝炎的HBV血症时间相对短暂,HDV感染往往随着HBV的消失而终止。肝脏中的HDAg呈现出一过性阳性,血清中的抗-HDIgM短暂上升,随后抗-HDIgG出现。尽管大多数HDV/HBV同时感染的患者预后良好,但仍有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重型肝炎。
当我们转向慢性丁型肝炎时,情况更为复杂。这主要是在原有的慢性HBV感染基础上叠加了HDV感染。其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感染HDV时HBV的感染状态和肝损伤的程度。
一部分患者可能会经历自限性丁型肝炎。这类患者的临床症状通常并不严重,病程相对较短。他们可能表现出典型的急性HBsAg阳性肝炎的特征,并有自限性恢复的倾向。只有少数自限性治愈的患者属于这种类型,大多数患者可能会发展为慢性肝炎。
另一方面,慢性进行性丁型肝炎则表现为慢性乙型肝炎或HBsAg携带者的状况进一步恶化,或类似于慢性肝炎的发作。这类患者的肝细胞核HDAg持续阳性,但血清HDAg呈现一过性。抗-HDIgM及抗-HDIgG的滴度较高,并持续存在下降的趋势。组织学上最常见的变化是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值得注意的是,HDV阳性肝硬化的患者年龄明显比HDV阴性组年轻,这表明HDV阳性肝炎更容易演变为肝硬化。
对于乙型肝炎患者,尤其是当HBsAg携带者的病情出现明显波动或进行性恶化时,需要考虑是否存在HDV的同时或重叠感染。实验室检查结果是判断的重要依据。具体的诊断依据包括急性HDV/HBV同时感染的血清抗性-HDIgM阳性、抗-HDIgG低滴度阳性,或者血清和(或)肝脏中HDAg、HDV-RNA阳性;对于HDV/HBV重叠感染,则表现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HBsAg携带者血清HDV-RNA和(或)HDAg阳性,或抗-HDIgM和抗-HDIgG高滴度阳性,或肝脏HDV-RNA和(或)HDAg阳性。
对于重型肝炎患者,特别是那些病情明显波动或恶化的患者,更应该警惕HDV的重叠感染。多项研究指出,重型肝炎患者中HDV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患者,这提示我们在面对重型肝炎时,应注意患者是否同时存在HDV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