绦虫病的治疗与护理
绦虫病,这一古老的疾病,在我国医学文献中早有详细的描述。早在《金匮源论》等古籍中,便称之为“寸白虫”,对其形态进行了准确的描绘长一寸而白色,形小褊,连绵成串儿长数尺,或如带长丈余。这些描述,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绦虫的特有形态。
绦虫成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小肠中,人类是其唯一的终宿主。一旦不慎食用未煮熟的牛肉、猪肉,或受到感染,绦虫就会“入侵”人体。它们吸收人体的气血,导致患者常有腹痛、头晕等症状。有时,还能看到昆虫自动从肛门爬出,落在内衣上或排便时可见白色节片,这会引起肛门瘙痒或不适。
关于治疗,我科自2008年以来,成功治疗了28例肠绦虫病患者。这些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主要集中在12至35岁之间。其中,维吾尔族患者居多。治疗的主要方法是口服南瓜籽、槟榔液和硫酸镁。这三种药物协同作用,有效地麻痹了绦虫,促使其排出。
治疗方法并非一成不变,其效果与许多因素有关。患者的饮食习惯是关键。不洁饮食,如喜欢食用凉菜、烧烤牛肉、羊肉等半熟食,都可能导致感染。切肉的工具和砧板如果不分开使用,也可能造成交叉感染。农村的人畜生活距离太近、粪便管理不严等问题,也是感染绦虫病的重要原因。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药物治疗,更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因为南瓜籽、槟榔液等药物可能会引起患者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因此拒绝服药。我们需要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疾病、药物和生活知识,让他们理解并配合治疗。我们强调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教育患者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吃生肉,切肉刀和砧板要生熟分开,以避免囊尾虫卵污染引起的感染。
经过我们的治疗和护理,这28名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祛虫效果。他们腹痛消失,精神焕发,饮食正常,体重也有所增加。一年后回访,未见复发。
我们的临床经验进一步表明,南瓜子、槟榔液和硫酸镁的杀虫作用效果显著,且副作用轻微,药源易找,价格低廉,适合农村和门诊使用。我们也认识到服药时间、服药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及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患者们不仅身体得到了康复,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预防疾病的知识,增强了自我保健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