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甲状腺结节
越来越多的人被诊断出患有甲状腺结节,这背后有多种原因。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B超技术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甲状腺结节被早期发现。据统计,高达60-70%的中国人在接受B超检查时都能发现甲状腺结节的存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每三个中国人中就有两个被发现有结节。这并不意味着甲状腺结节就是一种严重的疾病。
我们经常听到身边的人在体检中查出了甲状腺结节,有时甚至还是多发的。这些结节多数情况下不痛不痒,起病隐匿,让人难以察觉。那么,面对越来越多的甲状腺结节患者,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病症呢?
实际上,甲状腺结节大多数为良性,占比高达85-95%。而在恶性结节中,绝大部分也是低度恶性。不必过于恐慌。
对于甲状腺结节的检查,B超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准确性高于CT和磁共振(MRI)。除非需要观察周围组织情况,否则一般无需进行磁共振检查。
那么,如何解读甲状腺B超结果呢?主要看三个方面:边界、钙化和血流。
边界方面,良性结节一般边界清晰,而恶性结节由于可能侵袭周围组织,边界可能不清。但需要注意的是,炎性病灶也可能出现边界不清的情况。
钙化方面,点状强回声可能是胶质,这是良性的标志。但如果是钙化,尤其是微小钙化,可能与恶性结节有关。
血流方面,良性结节的血流一般较为规律,而恶性结节可能出现内部血流紊乱。
除了以上三点,还可以通过观察结节的生长方式、大小、是否与周围组织粘连、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情况来辅助判断良恶性。
对于良性结节的处理,主要关注的是甲状腺功能。TSH(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对于甲状腺结节的生长有一定影响。良性结节的患者可以通过食疗来适当降低TSH水平。
在饮食方面,卷心菜、白萝卜等十字花科食物可以阻碍T3、T4的合成,从而升高TSH,因此长结节的人应少吃。但对于甲状腺结节患者来说,只要某些抗体如TpoAb、TgAb、TRAb阴性,无需忌碘。阳性的话则要少吃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良性甲状腺结节只要没有明显增大、不痛不痒、不影响甲状腺功能且没有恶性倾向,就不必过于担忧。总医院内分泌科的张星光医生的建议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面对甲状腺结节,我们应保持平和的心态,科学对待,遵医嘱进行定期检查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