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诱发了肝腹水的发生
核心提示:在肝脏健康的状态下,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得以正常灭活。但当肝功能受损时,这些激素的灭活过程受阻,导致继发性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增多。这两种激素的上升会引发远端肾小管水和钠的重吸收增加,进而导致水和钠的滞留,最终可能形成肝腹水。
对于患者而言,肝腹水的出现带来的痛苦远超想象。发病时,患者可能会经历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肝腹水对肝脏的损害也非常严重。由于肝病具有传染性,肝腹水患者的社交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肝腹水的产生呢?
【肝腹水病因详解】
(1)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浆白蛋白由肝细胞合成。当肝硬化导致肝细胞功能障碍时,白蛋白的合成会显著减少,进而降低血浆胶体的渗透压。正常人血清中的白蛋白含量为35-50克/升,而肝硬化患者的白蛋白往往低于30克/升。白蛋白在血管内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吸引并保留水分。当血清白蛋白浓度低于30克/升时,血管内的水分容易泄漏到血管外,形成腹水。
(2)门静脉压力增加: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和脾静脉的血液汇集到肝门静脉。当肝脏硬化时,这些血液无法顺利通过肝脏回流到心脏,导致门静脉回流受阻、门静脉压力增大。这种压力增大使得水容易通过血管壁泄漏。
(3)淋巴泄漏增加:肝硬化时的再生结节可能导致窦后性肝静脉阻塞,引发肝淋巴排泄障碍和淋巴压力增高。这导致淋巴液进入腹腔,促进了腹水的形成。
(4)激素失衡:如前所述,肝功能不全会导致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灭活不足,进而引发继发性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增加。这些激素的增加会导致远端肾小管重吸收水和钠的增加,最终导致水和钠的滞留以及肝腹水的形成。
(5)肾脏作用:一旦形成腹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肾灌注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这些变化会导致抗利尿激素的增加,形成恶性循环。这些循环因素会增加水和钠在远端肾小管中的重吸收,进一步加剧腹水的程度。
预防肝腹水需要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避免摄入粗糙硬食,选择易消化、软食有益健康。只有深入理解肝腹水的成因,才能更好地采取预防措施,维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