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腹泻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健康知识 2025-03-19 12:38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一)病因探究

DT(腹泻)的成因多元且复杂。其背后的原因远非气候、食物或水土等因素那么简单。事实上,DT具有传染性,其病原体涵盖了细菌、病毒、寄生虫以及真菌等多个领域。我们已观察到原虫和蠕虫感染的情况。随着微生物学鉴定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临床上不断有新的肠道病原体被发现。仍有20%至35%的腹泻患者无法明确其病因,被称为“非特异性急性胃肠炎”。

已知的主要病原体列表如下(表2)。值得注意的是,病原体的分布因地而异,这主要取决于当地流行的致病菌谱、流行菌(毒)株以及当地人的免疫状况。例如,在全世界范围内,毒大肠埃希杆菌(ETEC)被认为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尤其在非洲和中美洲,其检出率高达40%至70%。除此之外,粘附性-积聚性大肠杆菌(EAEC)也被认为是旅行者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志贺菌在全球各地都有发现,而空肠弯曲菌则在前往亚洲的旅行者中更为常见。虽然霍乱在印度次大陆和拉丁美洲是一种重要的腹泻疾病,但它对旅行者的威胁相对较小。泰国的气单胞菌特别常见,而副溶血弧菌在东南亚沿海地区更为活跃。旅行者偶尔还会因病毒、原虫和蠕虫的入侵而腹泻,但这三者仅占旅行者腹泻原因的10%至15%。

国内学者对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旅行者腹泻患者进行了病原学和感染因素调查,发现了多种致泻菌。其中,病性弧菌、泻性大肠埃希杆菌和变形杆菌是最主要的致泻菌。多病原体的混合感染也不容忽视,其比例可达10%至33%。

(二)病理机制

细菌侵入肠粘膜上皮细胞,破坏肠粘膜的完整性,导致肠功能障碍,从而引发腹泻、水和电解质失衡。一些特定的病原体如副溶血性弧菌的TDH和TRH、耶氏菌的耐热肠毒素以及真菌产生的毒素等,通过靶向器官引发一系列病理变化,包括刺激肠壁神经感受器导致的反射性呕吐,以及发热、休克、神经系统症状和全身中毒等。

大多数病理变化在小肠中较为常见,肠粘膜会出现充血、水肿、炎性渗出、坏死和侵蚀。大肠埃希杆菌可特定侵入结肠,导致粘膜充血、水肿、出血、坏死甚至溃疡。这些病理变化不仅反映了病原体的毒性,也揭示了机体对病原体入侵的抵抗反应。

上一篇:过敏性鼻炎会给患者造成哪些危害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