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
支气管肺炎的日常护理与按摩方法
目录
一、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按摩方法
按摩,作为一种中医传统疗法,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具有独特的疗效。以下是具体的按摩手法:
1. 常用手法:
扶抱或让患儿仰卧,清肺经、退六腑各300次,推三关100次。
患儿俯卧位,分推肩胛骨100次,按揉肺俞、大椎各1分钟。
按揉膻中、丰隆穴各2分钟。
2. 随症加减:
风热犯肺型:除了上述基础手法外,还需推太阳、拿风池等。
热入心营型:针对此类型,需更加频繁地推拿,如推六腑、清天河水等。
还有另一种按摩方法,包括按揉掌小横纹、清肺经等。
生活调理:
按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主要为辅助治疗作用,对于轻症有一定疗效,但重症必须就医。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为患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恢复环境。
二、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日常护理
支气管肺炎除了接受医生治疗外,日常的护理同样重要:
1. 调理患儿的居住环境,保证空气流通、清新,适当的温度和安静的环境对患儿的恢复至关重要。
2. 注意保证患儿的呼吸通畅,观察其生命体征和呼吸变化。帮助患儿翻身、拍背引流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 根据天气及时为患儿增减衣物,避免受寒。流感季节尽量少外出。病情严重时,以休息为主。
4. 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保持清淡,多补充维生素。对于喂奶的宝宝,要注意喂奶方式,避免呛奶。
5. 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注意保持安静,减少刺激。注意观察药物对患儿的影响,特别是是否有心衰的迹象,一旦发现及时通知医生。
三、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因
支气管肺炎的病原主要包括病毒、肺炎支原体或细菌等:
1. 病毒感染是主要原因,常见的病毒有腺病毒、流感等。
2. 其他诱因包括营养不良、变态反应等。
3. 肺炎支原体也是一大病因。
4. 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可能引发细菌感染。常见的细菌有β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等。
《新生儿支气管肺炎的征兆与应对》
新生儿支气管肺炎,一个让家长们心生恐惧的病症。让我们深入了解其症状及应对方法,为宝贝的健康护航。
一、新生儿支气管肺炎的症状
1. 起病急骤或缓慢,可能伴有发热、呕吐、烦躁及喘憋等症状。早期体温常在38-39℃,甚至可能高达40℃。弱小婴儿大多起病缓慢,症状不明显,常见呛奶、呕吐或呼吸困难。
2. 咳嗽及咽部痰声在早期就很明显,早期为干咳,随着病情发展,咳嗽可能减少,恢复期则增多,有痰。新生儿、早产儿可能无咳嗽,仅表现为口吐白沫。
3. 呼吸急促,呼吸浅表,呼吸频率增加。重症者呼吸时可能出现呻吟、发绀,甚至有点头状呼吸。
4. 呼吸困难,口周或指甲可能出现青紫,鼻翼扇动。严重者还会出现三凹征,呼气时间延长等。
5. 肺部有固定的细湿音。早期可能不明显,仅表现为呼吸音粗糙或减低。但随着病情发展,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音或捻发音。
二、支气管肺炎怎么办?
1. 抗菌药物治疗:针对细菌性、支原体、衣原体及病毒性肺炎,需进行抗生素治疗。治疗前应进行咽部分泌物或血液、胸腔穿刺液培养加药敏试验,以选择有效药物。具体药物有青霉素、红霉素、新青霉素等,根据病情和病原体选择使用。
2. 氧气疗法:纠正低氧血症,防止呼吸衰竭和肺、脑水肿。有缺氧表现时应及时给氧,常用鼻前庭导管持续吸氧。严重缺氧时,应采用呼吸器间歇正压给氧或持续正压给氧以改善通气功能。
3. 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给予足够的维生素和蛋白质。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经常变换体位。轻症可在家中或门诊治疗,住院患儿应分开急性期与恢复期、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
4. 抗病物治疗:对于病毒性肺炎,可使用病毒唑、免疫制剂如特异性马血清、干扰素等进行治疗。乳清液雾化剂气雾吸入也对合胞病毒肺炎有一定疗效。
理解并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是每一个家长的责任。遇到新生儿支气管肺炎的情况,既要保持冷静,又要及时采取措施,为孩子的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