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篇章
治疗此疾病的核心在于戒酒。当我们谈及戒酒的那一刻,不仅仅是结束酒精的困扰,更是为了身体健康的重新出发。早期戒酒就如同及时止损,能消除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让心脏回归正常大小。即使心脏已经明显扩张,伴随着严重的心力衰竭,戒酒的行动依然能带来一线生机,改善预后。
当面临轻度心力衰竭时,限制体力活动、低盐饮食并配合适当的利尿治疗,心功能便有可能恢复。对于中、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我们需采取更为积极的治疗措施:使用利尿剂、洋地黄、血管扩张药以及针对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的ACEI药物。要注意纠正低钾血症和低镁血症等电解质的不平衡。
对于心律失常问题,简单的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通常无需特别处理。但如果出现快速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那就需要运用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来纠正。值得一提的是,儿茶酚胺是酒精导致心律失常时的首选药物,它能在其中起到关键性的β受体阻滞作用。
当酒精性心肌病伴随酒精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或维生素缺乏等并发症时,除了戒酒,还需要调整饮食,摄入高蛋白、高热量、低脂食品,并补充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二)预后篇章
相比于扩张性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的预后更为乐观。Prazak等人(1996)对23例酒精性心肌病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发现其1年、5年、10年的生存率分别高达100%、81%和81%。相比之下,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生存率数据显得较为惨淡:89%、48%和30%。若排除心脏移植因素的影响,两者之间的差异将更为明显。
Demakis等人(1974)对64例酒精性心肌病患者进行了为期4年的随访,发现戒酒患者的死亡率仅为9%,而未戒酒的患者死亡率高达50%。Nethal等(1994)通过111In抗心肌抗体检查发现,心肌对准111In的摄入量与饮酒量有着密切关系,从而可以通过摄入量来预测预后。
由此可见,戒酒对于酒精性心肌病的预后具有显著影响。每一滴酒都可能加重心脏的负荷,而戒酒则是走向康复的重要一步。为了健康,为了生命,让我们坚定地迈向戒酒的道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