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的学问 如何泡茶

健康知识 2023-05-29 03:14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泡茶人人都会,但是想要把茶固有的色香味充分的冲泡出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同样的茶叶,不同的冲泡方法,泡出的茶汤效果也有很大的不同,糖尿病网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些泡茶的学问。

 
     一、泡茶的学问 
 
    (一)用什么样的茶具泡茶最好
 
    现在通用的茶具有瓷器、陶器(主要是紫砂器)、玻璃、塑料。在冲泡德信红茶和德信乌龙时我会选用陶器,因为从品茶的角度来看,以瓷器和陶器最好,其保温性好,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且造型美观,具有艺术欣赏价值。但冲泡德信绿茶特别是德信碧螺春和德信银针时我一般用玻璃茶具,玻璃茶具可见杯中轻雾漂渺、澄清碧绿及朵朵茶芽之美态。至于搪瓷、塑料茶具,虽有轻便、耐用之优点,但一般为了解渴而临时使用。
 
    (二)水质对泡茶有影响吗
 
    水的种类很多,性质是不同的,各种水因所含溶解物质的不同,对泡出茶汤品质的影响也不同。德信茶具有天然、纯正的特点,如果用水不当会给你带来很多喝茶的遗憾。陆羽的《茶经》中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激勿食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这说明用泉水泡茶最好,泉水要慢慢流出,而且含钙和镁化合物最少的是最好的泉水。江水泡茶一般是不理想的,井水又不如江水。至于雨水,一般比较纯。但下雨的时间不同,水质也不同,秋雨为上,梅雨次之,雷雨最差。
 
    (三)水的温度和泡茶时间怎样才算最好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德信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如德信银针和德信毛尖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80℃为宜。泡饮各种德信花茶、红茶则用100℃沸水冲泡为宜。
 
    (四)冲茶时茶叶和水应放多少才算最好
 
    要泡好一杯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你的饮用习惯而定。如果你习惯用杯泡茶,我建议你用德信袋泡茶。德信袋泡茶每袋2克,用普通的杯冲泡,用量正好,不需要再斟酌茶叶的用量就能喝上一杯天然纯正的好茶。如果你用壶,则按壶的大小适当掌握。一般茶与水的比例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
 
    (五)泡完茶的茶渣还有其它别的用处吗
 
    一般人喝完茶都会把茶渣倒掉,其实茶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无机质以及不溶于水的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等,这些物质都没有被利用。一些致力于茶叶研究的日本专家与医师、烹饪家一起建立了"茶菜肴研究会",提倡人们不仅"喝茶"还要"吃茶",简言之就是食用茶渣,即将茶渣用电烤炉微加热烘干后储藏待用,象普通蔬菜一样批烹制出各种菜肴。通过"吃茶"可以摄入大约11-18%的膳食纤维,这在食用高脂肪或高胆固醇的膳食后尤为必要,对预防结肠癌,治疗糖尿病、便秘和减少胆固醇都有重要意义。
 
    (六)泡茶的学问
 
    泡菜不是简单地沏茶,从选茶业到茶水的砌出,每个环节都是极有学问的。
    泡好一杯茶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
    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壶,则按容量大小适当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用茶量多少与消费者的饮用习惯也有密切关系。在西藏、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以肉食为主,当地又缺少蔬菜,因此茶叶成为生理上的必需品。他们普遍喜饮浓茶,并在茶中加糖、加乳或加盐,故每次茶叶用量较多。华北和东北广大地区人民喜饮花茶,通常用较大的茶壶泡茶,茶叶用量较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消费者主要饮用绿茶或龙井、毛峰等名优茶,一般用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福建、广东、台湾等省,人们喜饮工夫茶。茶具虽小,但用茶量较多。
    茶叶用量还同消费者的年龄结构与饮茶历史有关。中、老年人往往饮茶年限长,喜喝较浓的茶,故用量较多。年轻人初学饮茶的多,普遍喜爱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总之,泡茶用量的多少,关键是掌握茶与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则味浓。茶少水多,则味淡。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取四只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叶,再分别倒入沸水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5分钟后审评茶汤滋味,结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极浓,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浓,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较淡。
 
    二、如何泡茶
 
    (一)泡茶的步骤
 
    在中国,泡茶里是很有学问的,泡茶从准备到过程,需要讲究细细品味,从它的过程我们就可以看出。
    汤壶:将沸水冲入壶中至溢满为止。
    倒水: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杯中。
    置茶:这是比较讲究的置茶方式,将一茶漏斗放在壶口处,然后用茶匙拨茶入壶。
    注水:将烧开的水注入壶中,至泡沫溢出壶口。
    倒茶:
    1、先提壶沿茶杯逆行转圈,用意在于刮去壶底的水滴,俗称“关公巡城。注意磨壶时的方向,右手执壶时,欢迎喝茶时要逆时针方向磨,送客时则往顺时针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壶,则反之。
    2、将壶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汤均匀。另一种均匀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壶轮流给几杯同时倒茶,当将要倒完时,把剩下的茶汤分别点入各杯中,俗称“韩信点兵”。注意倒茶时不能一次倒满一杯,至七分满处为好。
    分茶:将茶中的茶汤倒入茶杯中,以七分满为宜。
    奉茶:自由取饮,或由专人奉上。
    取渣:用渣匙将壶中茶渣清出。
    以备后用:客人离去后,洗杯,洗壶以备下次用。
 
    (二)泡茶的要领
 
  我们想要泡茶,首先要做好相应的准备,我们需要先准备好以下泡茶器具:玻璃杯、茶盘、杯托、茶匙筒、茶荷、水壶、水盂、茶巾,选择的茶具风格应尽量保持一致。
  第一步备具备水
  首先我们应该将玻璃杯的杯口向上置于杯托内,杯子应摆放在茶盘的横中部,茶盘左上角放茶匙筒、茶荷,靠身体这一侧茶盘放折叠好的茶巾,茶盘右下角摆放水壶。然后煮好沸水放在热水壶内里备用。
  第二步赏茶
  用茶荷装上茶叶,并将茶荷呈给宾客,让他们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嗅闻茶叶的浓郁清香。
  第三步润杯
  逐个倒入三分之一开水到玻璃杯里,右手握住杯底基部,左手托杯底,双手手腕逆时针转动三圈,促使整个玻璃杯内壁湿润。然后把开水倒入水盂,玻璃杯放回杯托里。
  第四步置茶
  按照茶水1:50的比例,把茶荷中的干茶分别投入各个玻璃杯里。以回转手法往玻璃杯里倒少许开水至水量没过茶叶。目的在于使茶叶充分浸润,更快地析出茶叶可溶物质,促发茶香。浸润时间一般约为20-50秒,可根据茶叶的紧结程度来决定。
  第五步冲泡
  用“凤凰三点头”的手法,右手执壶三起三落把开水注入杯子里,水量以七分满为宜。俗语有说:七分茶三分情。
  第六步奉茶
  双手把冲泡好的茶依次敬奉给宾客,伸出手掌行礼邀请宾客用茶。
  第七步收具
  奉完茶后,按先用后收回的顺序把不需要用的茶具收回。如先用茶荷后用茶巾,那就先收茶巾再收茶荷。不过这一步可以后面再做,泡完茶后不妨和宾客聊聊天说说笑。
  第八步品饮
  品饮茶汤前,先闻香,感受茶香的芬芳怡人;再赏茶,欣赏茶叶在玻璃杯中沉浮飘舞的优美姿态;然后再细细品尝,感受茶汤醇厚回甘的滋味,回味无穷。
  第九步续水
  当宾客们杯里的茶汤只剩三分之一时就要为其续水了,续水温度建议为80摄氏度左右,以保证第二泡的浓度。
  第十步净具
  最后一步就是净具啦。每次泡完茶,都要养成及时清洗茶具的好习惯,清洁完再进行消毒处理会更好哦。
 
    (三)冲泡潮汕工夫茶艺步骤
 
    第一、治器
  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炉、洁器、候汤、淋杯等六个动作。好比打太极拳中的 " 太极起势 " ,是一个预备阶段。前面四件事不必多说,这“候汤”、“淋杯”都是初试工夫。大约起火后十几分钟,砂铫中就有声飕飕作响,当它的声音突然将小时,那就是鱼眼水将成了,应立即将砂铫提起,淋罐淋杯,再将砂铫置炉上。这时就是第二件事开始了。
  第二、纳茶
  打开茶叶,把它倒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分别粗细,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处,再将细末放在中层,又再将粗叶放在上面,纳茶的工夫就完成了。所以要这样做,因为细末是最浓的,多了茶味容易发苦,同时也容易塞住滴嘴,分别粗细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匀,茶味逐渐发挥。
  纳茶,每一泡茶,大约以茶壶为准,放有七成茶叶在里面就很够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浓,味带苦涩,而且好茶叶多是嫩芽紧卷,一泡以开水之后,舒展开来,变得很大,纳茶太多,连水也冲不进去了。但太少也不行,没有味道。
  纳茶是冲功夫茶的第一步功夫。神明变幻,由此起矣。
  第三、候汤
  苏东坡煎茶诗云:“蟹眼已过鱼眼生”,这就是指用这样沸度的水冲茶最好了。《茶说》云:“汤者茶之司命,见其沸如鱼目,微微有声,是为一沸。铫缘涌如连珠,是为二沸。腾波鼓浪,是为三沸。一沸太稚,谓之婴儿沸;三沸太老,谓之百寿汤;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观茶论》也说:“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锋进跃为度。”
  第四、冲茶
  当水二沸,就可以提铫冲茶了。火炉与茶壶的放置处大约刚好走七步。提铫后走了七步,揭开茶壶盖,将滚汤环壶口,缘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如用盖瓯,只冲一角,然后再冲各角,可同样忌直冲壶心)。提铫宜高,所谓“高冲低斟”是也。高冲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使茶的香味更快挥发,由于茶精迅速挥发,单宁则来不及溶解,所以茶叶才不会有涩滞。至于走七步再冲,目的在于使滚水稍凉一点,以免破坏维他命 C 也。
  第五、刮沫
  冲水一定要满,茶壶是否“三山齐”,水平面如何,这时要见功效了,好茶壶水满后茶沫浮起,决不溢出(冲水过猛过多,溢出壶面是另一回事),提壶盖,从壶口轻轻刮去茶沫,然后盖定。
  第六、淋罐
  盖好壶盖,再以滚水淋于壶上。谓之淋罐。淋罐有个作用:一是使热气内外夹攻,逼使茶香精迅速挥发,追加热气;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干,即是茶熟;三是冲去壶外茶沫。
  第七、烫杯
  潮州土话说是“烧盅热罐”,乃是冲工夫茶中的工夫要点。有一位吃茶专家,此老走遍东西南北,到处总结喝茶的经验,在他喝了工夫茶后说,工夫茶的特点就是一个“热”字。从煮汤到冲茶,饮茶都离不开这一个字,这可谓得其三味矣。
  烫杯,在淋罐之后,用开水淋杯,淋杯时要注意,开水要直冲杯心。烫杯完了,添冷水于砂铫形态的动作,老手者可以同时两手洗两个杯,动作迅速,声调铿锵,姿态美妙。有一位外国朋友,也是一位茶迷,久闻工夫茶之名,不远万里,千方百计,到了中国一定要喝一次工夫茶。在他看到洗茶杯的动作时,不禁赞叹再三,说是比杂技团的工夫还要高明呢。确实,不会洗杯的人,一碰到杯便会给烫得要命,不打破杯子已是幸事,更不必说到 " 姿态美妙 " 了。
  杯洗完了,把杯中、盘中之水倾倒到茶洗里去,这时,茶壶外面的水份也刚刚好被蒸发完了,正是茶熟之时。老手于此,丝毫不差,便可洒茶敬客了。
  第八、洒茶
  几经数度工夫,最后一手就是洒茶。洒茶也有四字诀:低、快、匀、尽。
  “低”就是前面说过的, " 高冲低斟 " 的 " 低 " 。洒茶切不可高,高则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对客人极不尊敬。
  “快”也是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热度。
  “匀”是洒茶时必须像车轮转动一样,杯杯轮流洒匀,不可洒了一杯才洒一杯,因为茶初出,色淡,后出,色浓。“匀”字是很重要的。
  “尽”就是不要让余水留在壶中。第一冲还可以留一点,二、三冲切切不可。洒完以后,还要把茶壶倒过来,覆放在茶垫上,使壶里之水份完全滴出,这是因为只要没有水在,单宁就不能溶解,茶就不会苦涩。
  洒茶既毕,乘热而饮,杯缘接唇,杯面迎鼻,香味齐到,一啜而尽,三味杯底。据说是 " 味云腴,餐秀美,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 " 神明变幻,功夫茶之三昧于此尽得矣。
 

泡茶的学问 (文:健康无忧网)
 
    (四)泡茶技巧
 
    泡茶讲究方法和技巧,因为饮茶历来被视为一种传统文化,所以泡茶是很有讲究的。
    1、煮茶法
    直接将茶放在釜中熟煮,是中国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饮茶法。其过程陆羽在《茶经》中已详加介绍。大体说,首先要将饼茶研碎待用。然后开始煮水。以精选佳水置釜中,以炭火烧开。但不能全沸,加入茶末。茶与水交融,二沸时出现沫饽,沫为细小茶花,饽为大花,皆为茶之精华。此时将沫饽杓出,置熟盂之中,以备用。继续烧煮,茶与水进一步融合,波滚浪涌,称为三沸。此时将二沸时盛出之沫饽浇烹茶的水与茶,视人数多寡而严格量入。茶汤煮好,均匀的斟入各人碗中,包含雨露均施,同分甘苦之意。
    2、点茶法
    此法即宋代斗茶所用,茶人自吃亦用此法。这时不再直接将茶熟煮,而是先将饼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碗。但茶末与水亦同样需要交融一体。于是发明一种工具,称为“茶筅”。茶筅是打茶的工具,有金、银、铁制,大部分用竹制,文人美其名曰“搅茶公子”。水冲放茶碗中,需以茶筅拼命用力打击,这时水乳交融,浙起沫饽,潘潘然如堆云积雪。茶的优劣,以饽沫出现是否快,水纹露出否慢来评定。沫饽洁白,水脚晚露而不散者为上。因茶乳融合,水质浓稠,饮下去盏中胶着不干,自然称为“咬盏”。
    3、毛茶法
    即在茶中加入干果,直接以熟水点泡,饮茶食果。茶人自制茶,自采果,别具佳趣。
    如果以上关于泡茶的学问   如何泡茶 的解答您还不满意,您可以使用本站的搜索功能查找更多的相关内容。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