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真菌性肺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病因
深真菌病,一种由多种病原菌引发的疾病,其中包括念珠菌病、曲细菌病等,其中白色念珠菌最为常见,致病性最强。这些病原体在社会中广泛存在,尤其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识别和诊断中,肺真菌感染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曲霉是继念珠菌之后的第二种人类机会性真菌感染,其感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且肺是最常见的病变部位。
真菌感染呼吸道的途径可大致分为两种:原发吸入感染和条件性疾病。那些早产儿、新生儿、营养不良儿和虚弱的儿童,以及患有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群,更易受到念珠菌病的侵袭。影响免疫功能的疾病,如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等代谢紊乱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等,都可能使人体易受真菌感染。
值得一提的是,真菌的发病机制可寄生于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通常不致病。但当儿童菌群紊乱、免疫功能低下时,这些真菌可能因大量繁殖而引发疾病。感染主要是内源性的,以消化道为主要入侵途径,其次是呼吸道。例如,口腔的原发病变(如鹅口疮)可能引发食道、胃和小肠疾病,也可导致呼吸道疾病,或通过血液传播影响肺部。
肺曲菌病是一种严重的真菌感染,主要继发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脓、肺炎、肺囊肿或肺癌等疾病。这种病症在婴儿和儿童中较为少见,但在特殊反应的个体和慢性哮喘患者中较为常见。曲霉广泛存在于谷物、稻草、腐烂的植物、土壤以及家禽和牲畜的皮毛中,主要侵犯肺部,通过呼吸道吸入含有大量曲菌孢子的灰尘引发。
尽管吸入曲菌孢子不一定致病,但在组织损伤、炎症、身体抵抗力下降或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细胞物等情况下,常发病。这也是近年来疾病明显增加的原因之一。曲霉可引起五种下呼吸道疾病,包括孢子过敏、过敏性肺疾病、非侵袭性腐生性疾病(曲霉菌病)、异常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和侵袭性曲霉菌病。即使是免疫功能正常的人,在长期暴露于大量曲霉孢子的环境中,当吸入孢子的数量超过人类防御系统的极限时,也会引起侵袭性肺部感染。这种侵袭性肺曲霉病在免疫功能较低的患者中更为常见,感染可通过气道或血管侵入。
对于易感染人群,尤其是那些患有慢性疾病或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应当注意防范真菌感染的风险,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