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阴伤寒应该如何预防

生活百科 2025-03-31 19:42生活常识www.tangniaobingw.cn

病证与治疗

夹阴伤寒,此证四季可见。其初起症状,往往与一般伤寒相似,极易混淆,辨识时需仔细。此证病源大抵有三种:一是先天素质亏损,二是房劳伤肾,三是冷热失精。三者均可导致下元虚寒,正气不足。若不慎避风寒,或触冒寒湿,或贪食生冷,或卧露风之中,外寒乘虚而入,与虚寒相争,则出现寒热交战的病症。

第一阶段证候与治疗:患者恶寒头痛、腰酸神疲、嗜睡懒语、腹部弦急、溺水不适、渴喜热饮。苔藓白腻,脉象紧细。此时宜遵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之法。因阴经气不足,邪从虚寒而化,须用辛温扶阳,温经祛邪,使微汗而愈。若误认此为伏邪湿温,轻用柴胡、青蒿、紫苏等宣透药物,或用泻心、栀子之类宣泄剂,虽可暂减病情,但未根治。若误犯虚虚实实之戒,使寒邪深入,则病情恶化。诊断时需深入了解患者的生活动态与体质。遇此虚寒化热之象,应明辨热是假,寒是真。唯有辛温发散,温经祛邪,才能避免误治。

第二阶段证候与治疗:此阶段因第一阶段失治或误治而加重。患者躁动不安,两颧发红,四肢出汗。腹部绞痛,小便艰难。舌苔白覆黄灰,干燥不失润泽。脉象浮滑而虚。此为下阴寒冷,格拒阳火上升之证。治疗方法可选用桂枝加桂汤、五灵散、真武汤等,以助阳逐寒。或用白通人尿猪胆汤,热因寒用,以坚阴导火。根据患者阴阳偏盛程度,灵活选用疗法。此时可采用脐部疗法如艾灸、热敷等,确具温阳散寒之效。但需防苔色黄灰、腹疼等症误认为湿热内蕴之证而误治。若误用苦寒沉降之品,则伤阳败脾,病势加重。

第三阶段证候与治疗:患者躁动状态加剧。颧红不退,面色浮光,头晕目眩,耳鸣不已,头汗多,四肢冷而不温。脐腹疼痛且觉跳动上攻至心胸。脉象滑大暴露,质白边红而干。这是阴盛格阳、下虚上实之兆。若气血受损严重,肝肾失养,脾胃失和则伤冲脉;若冲脉失调则诸气皆逆;阴阳失调将导致病情恶化。此时宜选用东垣滋肾丸变丸为汤剂并辅以桂枝龙骨牡蛎救逆汤以养阴回阳逐寒;若疑为阴虚火旺则应慎用寒凉之品以免加重病情恶化甚至不可救治之症。

第四阶段证候与治疗:患者昏睡难醒即使醒来也躁动不安鸣响不止舌干难语咽气阻噎肚脐觉硬跳动剧烈直至腹部直冲心胸汗多冷腻四肢冰冷如冰脉象微弱气血大伤阴阳离决此时需重用黑锡丹救逆汤独参汤等以回阳收阴培元固脱以冀挽留一线垂危之阳即有一线生机即有可能复苏若见腹背有灼热感肚脐硬如石跳于表面舌干有裂纹唇齿干燥等病情恶化至阴枯阳尽则无药可救

上一篇:法国香榭丽舍大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