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菌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在自然界中,接合菌大纲作为一类生长迅速、广泛分布的原始陆生真菌,常常存在于植物腐败物和土壤中。这些真菌中,许多是常见的污染细菌,会导致食物变质,而少数则作为植物和昆虫的致病菌存在。更为少数的一类,会引发人类疾病。
接合菌大纲中的真菌通过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无性繁殖则形成孢子囊孢子。它们的菌丝是多核体,大多数没有隔膜,这使得它们容易与其他丝状细菌区分开来。这一大纲的真菌,以其独特的群体性质,被看作是一个相当自然的群体,并非人工硬划分的结果。它们的分类地位得到了细胞壁中的壳聚糖几丁质成分的确认,同时也被最近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所支持。
在这其中,毛霉和虫霉目具有医学重要性。毛霉病原体包括一系列广泛的疾病,如根霉病、犁头霉病、毛霉病等。这些病原体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特别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常见。米根霉病是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它在阳性病例的培养中占到了60%,在鼻脑感染病例中更是高达90%。
米根霉是一种分布广泛、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为常见的真菌。它可以从土壤、腐烂的蔬菜、食物、动物和鸟粪中分离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地区,如印尼、中国和日本,米根霉还被用于腌制食物和制作酒精饮料。它产生的小麦角生物碱田麦角碱对人体和动物却是有毒的。
发霉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这些霉菌大部分是无毒的,感染主要发生在具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身上。发霉病原体的最佳生长温度为28~30℃,但在37℃的环境下也能生长。它们的菌丝较厚,不常分隔,且侧枝与母枝形成直角。这些霉菌容易侵入血管,在腔内形成血栓,导致局部组织坏死。
另一方面,虫霉病原体在腐烂的植物以及许多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胃肠道中很常见。虽然它们在昆虫体内尚未被分离出来,但孢子有时可以附着在昆虫体表,成为传播媒介。这种细菌不耐寒,在寒冷的环境中会迅速死亡。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环境中可以生长良好,但对室温环境下的生长却不利。
接合菌大纲下的这些真菌,虽然大部分对人类无害,但我们必须对其保持警惕,特别是在存在基础疾病的情况下。对其发病机制的了解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相关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