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胶性肠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生活百科 2025-03-19 20:36生活常识www.tangniaobingw.cn

这种病症与麦粉之间的紧密关联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麦胶,也被称为面筋,被认为是这一病症的潜在致病因素,这种疾病被重新命名为麦胶肠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免疫和饮食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患者对于含有麦胶的麦粉食品表现出极高的敏感性。麦胶存在于各种麦类如大麦、小麦、黑麦和燕麦中,可以被乙醇分解为麦胶蛋白,即麦素。麦素富含谷氨酸和脯氨酸,通过电泳技术可进一步细分为α、β、γ和δ四种类型。其中,α麦片对小肠粘膜具有毒性。进一步的水解会使麦片蛋白的毒性消失。在正常人的小肠粘膜细胞中,存在多肽分解酶,这些酶能够将麦素分解为无毒的小分子物质。但对于乳糜泻患者来说,他们的肠粘膜细胞酶活性不足,无法完成这一分解过程。

免疫病理研究揭示了这一疾病的更深层次机制。醇溶麦蛋白抗体可以在患者的血液、小肠分泌物和粪便中检测到。最近的研究也发现了肌内膜和网状蛋白IgA抗体的存在。在禁食麦胶一段时间后,当患者再次摄入麦胶食品时,血清中溶血补体C3免疫复合体会急剧下降。小肠粘膜活检显示上皮间淋巴细胞增多,原位增殖。这些现象均表明这是一种由麦胶引起的免疫性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疾病具有遗传倾向,与MHC基因密切相关。观察发现,患者的家庭成员中多人患病,而无症状的家庭成员也可以检测到醇溶麦蛋白、网状蛋白和肌内膜蛋白抗体。

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小肠粘膜,差异很大。可能出现小肠粘膜绒毛萎缩、变平、变形甚至消失。肠粘膜细胞酶的分泌减少,包括二糖酶、二肽酶、脂酶等,导致肠液和肠激素分泌减少。这不仅减少了肠粘膜的吸收面积和功能,还降低了消化食物的能力。患者每天可能会失去大量的脂肪、蛋白质、糖、水和盐,导致各种相应的临床症状。

这是一种复杂且严重的疾病,对麦胶的敏感性和免疫反应是其主要发病机制。深入了解这一疾病有助于我们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上一篇:超声波疗法治疗骨质增生注意事项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