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加班熬夜当心带状疱疹缠身
炎炎夏日与金秋时节,是带状疱疹高发之际。此时的带状疱疹患者常常伴随着低热、全身无力、疼痛、灼烧等症状,甚至有时会出现牙痛。带状疱疹主要出现在胸部、腹部和腰部,三叉神经偶尔也会有所分布。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疾病。
带状疱疹,俗称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其特点为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区域出现簇状小水泡,并伴随着明显的神经痛。
疱疹初起时,面部皮肤会出现不规则或椭圆形的红斑。短短几小时后,红斑上的水泡逐渐增多,甚至融合成大型水泡,严重者可能变为血泡。如果不加以注意,可能引发感染而转化为脓疱。经过一段时间后,水泡的液体被吸收,逐渐变为一层痂壳。大约在1-2周内,痂壳脱落,留下的色素会逐渐消退,一般不会留下疤痕,且损伤范围不会越过身体的中线。老年人的病程通常较长,可能持续4-6周,甚至超过8周。
带状疱疹的出现与自身抵抗力的下降密切相关。在季节交替、气温骤变之际,再加上现代年轻人常常熬夜、生活不规律,导致身体调节机制失衡,免疫系统功能受损,使得带状疱疹更容易侵袭。感冒、腹泻以及肿瘤患者也更容易引发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吸入病毒以及自身水泡液。在气候干燥的时候,我们应当注意补充水分,多食用蔬菜和水果,摄取足够的维生素C。减轻工作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工作与休息的平衡。一旦患病,应尽量避免抓挠,注意限酒,减少洗澡次数,以防水泡破裂和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如果疱疹消失一个月后,疼痛仍未消失,很可能发展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即病毒已逐渐侵入神经。其症状表现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刺痛、跳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局部浸润治疗、脊髓或脑内电刺激治疗以及局部神经阻滞治疗等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加强对带状疱疹疾病的预防。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饮食方面少吃辛辣食物,多食用水果和蔬菜。让我们共同关注健康,预防带状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