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分为几个阶段
秋季,是宝宝咳嗽的高发期,每当听到宝宝因咳嗽而发出的小小呻吟,妈妈的心便如刀绞。对于新手妈妈们来说,面对宝宝的咳嗽,她们往往忧心忡忡,有时甚至觉得即使打针吃药也难以见效。理解宝宝咳嗽的不同阶段和对症下药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要了解宝宝咳嗽的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干咳期。宝宝只是嗓子有些痒,干咳几声,看似并无大碍,但这往往是后续病症的预兆,妈妈需提高警惕。
紧接着是滞痰期。在干咳的1-3天后,宝宝可能会有痰,且痰鸣声清晰可闻。由于痰液粘稠难以咳出,所以夜晚的咳嗽会较为严重。
随后进入动痰期。这一时期,痰量增多,刺激宝宝更加频繁地咳嗽。这是一个排毒的过程,痰液需随着咳嗽被排出。
是脱痰期。宝宝会陆续将痰液排出,之后仍会有几天的干咳。此时应以清肺止咳为主。
对于不同类型的咳嗽,妈妈们也要有所了解。如风寒咳嗽,大多因风寒感冒引起,表现为频繁咳嗽、喉咙痒、鼻塞、流鼻涕等。此时痰液多为白色且稀薄。如果宝宝出现发热、头疼、舌苔发白、浑身酸痛无力等症状,那就可能是感冒的症状,需及时疏散风寒、宣肺止咳。
风热咳嗽与风寒咳嗽不同,其症状较为典型: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舌苔黄腻、喉咙肿痛等。大便可能较臭、干燥,此时需疏风散热、宣肺止咳。
除此之外,还有痰热咳嗽和痰湿咳嗽等。痰热咳嗽的症状包括烦躁不安、发热口渴、呼吸加粗、喉咙有痰鸣等;痰湿咳嗽则表现为喉咙间有痰鸣、咳出的痰稀白、神情困倦等。
面对宝宝的咳嗽,妈妈首先要分清是外寒感冒还是内热感冒,或是积食导致的咳嗽。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最好不要擅自用药,应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记住,“见咳休止咳”,关键是要找到病源,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缓解宝宝的病痛,让妈妈们的心得以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