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肝性脑病的临床症状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因肝病的性质、肝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及诱因的不同而各异。从急性重型肝炎到慢性肝性脑病,其症状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急性肝炎中,肝细胞坏死多,急性肝功能衰竭快速进展,患者可能在短短几天内昏迷直至死亡,昏迷前无任何前驱迹象。而对于慢性肝性脑病,常见于肝硬化患者,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的木僵和昏迷状态。其诱因可能包括摄入大量蛋白质食物、上消化道出血、感染、腹水以及利尿剂等。
肝性脑病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及脑电图变化,可分为四期。每一期的特点都呈现出不同的临床表现。在第一期前驱期,患者仅有轻微的性格和行为变化,如情绪波动大、穿着不整或随地小便等。同时可能伴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在这个阶段可能仍然正常,但症状可能会持续数天或数周,容易被忽视。
到了第二期昏迷前期,意识障碍、睡眠障碍和行为障碍明显加重。患者的定向力和理解力下降,时间、地点和人物概念混乱,无法完成简单的计算和智力拼图。言语不清、书写障碍和行为异常也常见。同时可能出现睡眠颠倒、幻觉、恐惧和狂躁等精神症状。神经体征如扑翼样震颤和脑电图特征异常在此阶段更为明显。肌肉张力增加,被动运动可能出现抵抗。
第三期昏睡期主要表现为昏睡和精神障碍,神经体征进一步加重。病人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昏睡状态,但可以醒来并回答问题,但常常伴有困惑和幻觉。扑翼震颤仍然可以出现。在第四期昏迷期,精神完全丧失,无法唤醒。从浅昏迷到深昏迷,各种反射消失,肌肉张力降低,瞳孔扩大,可能出现阵发性惊厥和过度通气等症状。脑电图明显异常。
近年来亚临床肝病或隐性肝病逐渐受到重视。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中有60%至70%可能患有亚临床肝性脑病。这类患者表面上看似正常,一般神经精神检查也无异常,但在特殊智力功能检查和视觉诱发电位检测中可能发现异常。他们的大脑可能经常萎缩或水肿,其程度与智力功能测定结果相符。这些人在特定的工作场景中可能存在风险,如驾驶交通工具时可能会面临交通事故的风险。亚临床肝性脑病被列为临床分期的第0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