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孩子不治疗成年后更危险
近年来,关于小儿多动症(ADHD)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外对近1300名犯罪者的调查揭示了一个惊人的现象:75%的犯罪者儿时曾表现出ADHD的症状。这一发现为我们揭示了ADHD与犯罪之间的紧密联系。许多沉迷于网络或毒品的人,背后也有着ADHD的影子。对于这部分人群,成年后的工作生活并不顺利,频繁更换工作、人际关系紧张、婚姻不稳定等问题屡见不鲜。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小儿多动症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超过半数的情况会延续到成年。
在我国,学龄儿童中的多动症患病率达到了惊人的3%-13.6%,意味着全国有上千万的患儿深受其困扰。这些孩子中的四成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他们通常在6岁前就开始出现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症状可能有所改变,但注意缺陷障碍依然存在,这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如学习成绩差、缺乏自尊、人际关系紧张等。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不进行治疗,大部分患儿的症状会持续到成年,其中30%的情况甚至会伴随终身。
对于那些在青春期症状看似好转的患儿,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治疗,他们的学业和个性发展同样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多动症现在被学术界视为一种“慢性疾病”,而国内外专家的共识是:大部分多动症不会自然痊愈。
这些患多动症的学龄儿童,由于在学校中的表现不佳,容易遭受批评、责骂甚至体罚,导致他们缺乏自信、退缩、不合群等行为问题。如不及时治疗,这些孩子容易与周围的人发生冲突,甚至走向犯罪道路。令人震惊的是,少年犯中有50%可以被诊断为多动症,他们成年后往往成为惯犯,对社会安定和他人安全构成威胁。
对于多动症儿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早期治疗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单纯指望多动症能够自愈,这是不切实际的。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去医院确定诊断,并采用药物治疗,如专注达等。家长和医生应共同努力,对患儿的社会功能和情感技能进行培养,帮助他们成长为独立的成人,实现自己的理想。
要区分多动症儿童和顽皮儿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在注意力方面,多动症儿童在任何场合都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顽皮儿童则能够全神贯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在行动目的性方面,多动症患儿的行动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而顽皮儿童则会有明确的计划和安排;在自控能力方面,多动症儿童无法适应严肃陌生的环境,而顽皮儿童则能够安分守己。对于家长来说,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及早发现孩子的健康问题,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