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丛乳头状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篇
脉络丛乳头状瘤的治疗唯一方法就是全切除肿瘤。手术前的脑脊液外引流能够降低颅内压,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由于这种肿瘤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手术时必须谨慎处理。肿瘤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于脉络膜前动脉、脉络膜后内或后外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等。有时,肿瘤血管的出血凝结困难,因此应尽量避免切除肿瘤,而应找出肿瘤血管蒂,进行电凝结后切除。
针对不同部位的肿瘤,手术入路也有所不同。位于第四脑室的脉络丛乳突状瘤需要在后颅凹中开颅。位于脑桥小脑角的肿瘤则可以选择侧耳后钩切口,单侧枕骨窗开颅。对于三脑室内的肿瘤,采用老茧-透明隔-穹顶进入三脑室有明显优势,能够直接从上部暴露肿瘤蒂,然后将肿瘤转向前部进行完全切除。
在切除肿瘤前,阻断血液供应动脉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减少手术中的出血。对于无法完全切除的肿瘤且伴有脑积水的患者,应考虑进行分流手术。对于脉络丛乳突状癌,术后应进行放疗。术中出血是手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一些学者建议术前使用导管技术进行血液供应动脉栓塞。
局部放射治疗对于未完全切除的脉络丛乳突状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降低复发率,延长生存期。对于局部放疗,全脑或脑脊髓放疗的效果并无显著差异。如果出现复发迹象或恶性变化,也应进行放射治疗。
(二)预后篇
脉络丛乳突状瘤因其丰富的血供和深在的位置,早期手术完全切除具有挑战性。在过去的年代(1952-1978),该病的死亡率高达16%至31%。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死亡率已显著下降,低于1%。作为良性肿瘤,如果完全切除,效果良好。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手术的死亡率可控制在1%以下。
全切除肿瘤的患者通常可以获得非常满意的长期疗效,甚至无需放疗。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全切除术后5年无复发存活率已达到100%。近全切除后,肿瘤的复发率为0%至7%。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至9.5%。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室穿透引起的硬膜下积液,而脑脊液分流可能会增加这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通过以上的治疗与预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脉络丛乳头状瘤虽然具有挑战,但借助先进的手术技术和治疗方法,患者的生存率与预后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