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炎的自我诊断
冬春交替,气温起伏不定,天气冷暖交替,正是咽炎高发期。气候变化无常,温差较大,导致咽喉部位受到挑战。若你感受到喉咙干燥、灼热、疼痛,吞咽困难,声音沙哑,全身不适,关节疼痛,食欲不振,甚至出现头痛发烧等症状,你可能已经被急性咽炎或急性慢性咽炎缠身。
咽炎,其实是一种咽粘膜、粘膜下组织以及淋巴组织的炎症,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生活中的诸多因素都可能引发咽炎,如感冒、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睡眠不足以及病毒感染等。
急性咽炎的症状表现明显,咽干、灼热感是首当其冲的征兆,随后疼痛袭来,吞咽时更为严重,这种疼痛甚至可能波及到耳部,导致声音变得沙哑。部分反应强烈的人可能会出现全身不适、关节疼痛、头痛、食欲不振,甚至发烧。
而慢性咽炎则主要表现为咽部各种不适感,如异物感、干燥感、咽部痒感、灼热感等,全身症状并不明显。但当你多说话、疲劳、感冒或者过度吸烟饮酒后,症状会明显加重。临床表现通常为喉咙红肿、干咳无痰、声音严重沙哑以及滤泡增生。
对于急性咽炎的成因,病毒和细菌的直接感染是主要原因,此外高温、灰尘、烟雾、刺激性气体等物理和化学因素也会引起咽炎。常见的疱疹病毒如腺病毒、冠状病毒以及合胞病毒等都可能是诱因。而致病细菌则主要包括非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以及流感杆菌等。
慢性咽炎大多由急性咽炎的反复发作引发,也有一些是由鼻部不通气、长期张口呼吸等原因导致的。咽部周围慢性炎症病变分泌物的长期刺激、长期烟酒过度、受有害粉尘和工业化学品烟雾的刺激等都可能是慢性咽炎的诱因。贫血、心血管疾病等慢性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发慢性咽炎。
针对咽炎的治疗,目前主要分为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两大类。西医治疗咽炎会根据咽部症状的轻重程度,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法。轻度症状一般采用局部治疗,如喉咙喷雾、雾化吸入、温生理盐水漱口以及服用喉药片等。而症状严重的咽炎患者则可能需要服用抗生素、磺胺、维生素等抗炎药物。
中医治疗咽炎则强调标本兼治,注重局部调节和整体治疗。从咽炎发作的根源火热内蕴出发,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配方进行治疗。例如,板蓝根、黄芩、栀子、黄柏以及胖大海等中药成分都是常用的清热解材。在这冬春交替的季节,让我们一起关注咽喉健康,做好咽炎的预防和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