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对肢体抬高试验与辅助检查方法的深入解读
一、肢体抬高试验
当患者平躺时,患肢抬高至45°,经过几分钟后观察足部皮肤颜色的变化。随后,让患者坐起来,下肢垂在床上,再次观察肤色的变化。如果在这一过程中,脚趾和脚底皮肤出现苍白或蜡黄色,且在下垂后脚皮肤转为潮红或出现斑块状发绀,那么这一试验呈现阳性结果,可能提示存在血管闭塞或血流不畅的问题。
二、辅助检查
对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诊断,除了病史和体检外,还需要借助一些辅助检查方法来进一步明确动脉闭塞的位置、范围、性质、程度和侧支循环的建立。
1. 皮肤温度测定:在室温为15~25℃的环境下,如果肢体温度较相应部位下降2℃以上,可能表示四肢血供不足。
2. 红外热象图:通过红外热象图仪,可以检测到肢体表面辐射的红外线并转换为热象图。这一检测方式可以直观地显示出患肢缺血部位的暗光和异常“冷区”,为诊断提供直观依据。
3. 节段性压力测量和压力测试:这一测试可以了解肢体各节段的动脉收缩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通常表现为腿筋动脉或肱动脉以下血压降低。对于节段性压力测量正常的患者,可以通过应激试验如运动试验、反应性充血试验来进一步验证。早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应激试验后踝关节压力会显著下降,踝关节压力恢复时间也会延长。
4. 脉波描述:用多普勒血流量计和各种体积描述仪描述四肢各节段的动脉波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肢远端动脉波形常表现为单向波、低波幅和低波峰,病变严重时动脉波形异常。
5. 动脉造影:这是最为直接和准确的检查方法。通过动脉造影可以明确动脉闭塞的位置、范围、性质和程度,并了解患肢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造影的典型表现为中小动脉节段性闭塞,病变动脉之间可见管壁光滑的正常动脉,同时可见许多小的侧支血管。尽管动脉造影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方法,可能会引起动脉痉挛和血管内皮损伤,但其对于疾病的精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检查和试验对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患者在进行这些检查时,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以便尽快明确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