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诱发哮喘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探索治疗哮喘的多元路径
一、非药物治疗篇
在一个温暖湿润的环境中运动,是哮喘患者的一大健康秘诀。寒冷干燥的环境可能会加剧哮喘症状,因此患者应避免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活动。尽管用鼻子呼吸比口呼吸更有利于控制哮喘,但在实际运动中完全做到却颇具挑战。患者可以选择佩戴口罩来保暖保湿,减少呼吸困难。运动前的热身运动也是关键,热身可以帮助患者减少运动不当引发的支气管痉挛,让患者在运动中更加顺畅。
二、药物治疗篇
药物治疗是控制哮喘的重要部分。β2受体激动药是治疗运动诱发哮喘最有效的药物,约九成患者在运动前使用这类药物能有效预防哮喘发作。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气雾剂等吸入剂是常用药物,通常在10至20分钟内起效。如果运动持续时间超过两小时,出现哮喘和胸闷症状后,患者可以再次给药。沙美特罗等长效β2受体激动药的作用时间长达10小时,适合长时间运动或不便提前用药的患者。
色甘酸是肥大细胞膜稳定剂的代表药物,对于单独使用β2受体激动药无法有效控制发作或β2受体激动药副作用较大的患者,色甘酸是一个好选择。它和β2受体激动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色甘酸的两个优点是不增加心率,适合老年和心脏损伤患者;并能防止运动引起的迟发相支气管收缩反应。
茶碱由于其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效果相对较弱、副作用较大、起效时间慢,并不建议作为预防EIA的一线药物。但运动前口服速效茶碱100至200毫克有一定预防作用。抗胆碱药物能预防部分EIA,但对冷空气和污染空气敏感的哮喘患者更有效。其起效较慢,限制了其在EIA中的应用。糖皮质激素对于静息肺功能正常的患者,在β2受体激动药和(或)色甘酸的辅助下,能有效预防EIA发作。长期规律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气道炎症反应、降低气道反应性。
三、预后篇
哮喘的预后与患者的年龄密切相关。儿童和青少年哮喘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好,而老年性哮喘患者的预后则较差。
哮喘治疗需要综合考虑非药物和药物两种治疗方式,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在遵循医嘱的患者自身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管理也是控制哮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