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褥疮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健康知识 2025-03-17 20:52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褥疮:成因、机制与防治

褥疮,这一因长时间压迫骨突出部位而引发的病症,常导致局部循环障碍,组织坏死。虽然压力是褥疮的触发因素,但其发生并非单一原因。褥疮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成因和机制。

一、成因

1.局部因素:

(1)压力:骨突出部位的组织长时间承受压力,导致微血管循环调节减弱,局部毛细血管缺血。随着压力的持续,溃疡形成的时间将大大缩短。

(2)摩擦与剪切力:皮肤生理和免疫的变化导致老年人的屏障能力和血管功能下降。移动患者身体时的摩擦或使患者斜卧导致的局部剪切力增加,都容易引发褥疮。

(3)环境温湿度:高温、出汗以及尿失禁导致的组织浸润和局部皮肤变软,轻微的摩擦都会加重皮肤组织损失。热水袋、冰袋使用不当也会影响局部代谢和组织血液供应,导致褥疮的发生。

(4)皮肤褶皱:褶皱处皮肤弹性差,缺乏脂肪垫保护真皮毛细血管血流,机械损伤的缓冲力减弱,易形成褥疮。

2.全身因素:

(1)营养不良:如糖尿病、多器官功能衰退等导致的低蛋白血症和贫血,使得老年人容易出现褥疮。

(2)感觉减退:如老年痴呆、脑血管意外等原因引起的感觉减退,使得压迫引起的疼痛感觉降低,无法避免持续压迫,从而引发褥疮。

(3 衰老影响: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的萎缩松弛降低了组织缓冲压迫的能力,使得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褥疮。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和在家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由于护理人员对褥疮风险缺乏了解,也容易出现褥疮。

二、发病机制:

褥疮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缺血、损伤和浸渍。局部压力和切应力可能导致小动脉狭窄或闭塞,血液供应减少或缺血,进而引发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坏死。局部切应力、感染、撕裂和摩擦可能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受损,局部缺血从而引发褥疮。尿液、大便失禁、出汗等导致的局部湿浸渍,也会影响血液供应,加速褥疮的发生。

了解褥疮的成因和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褥疮。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应加强护理,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以预防褥疮的发生。一旦出现褥疮,应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

上一篇:小儿多动症有哪些症状呢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