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粘膜脱垂有哪些典型症状
直肠粘膜脱垂的早期迹象引人注意,患者在排便后会观察到粘膜从肛门轻轻脱出,幸运的是,初期阶段这些粘膜可以自行收缩。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将需要借助手部力量帮助它们复位。期间,肛门周围常流出粘液,排便后患者会感到一种坠落感和持续的排便感,排便次数也相应增加。甚至在咳嗽、打喷嚏、行走或长时间站立时,粘膜轻易脱落。一旦脱落,腰部和骶部会感到肿胀和疼痛,脱出的粘膜会分泌粘液。由于经常受到刺激,这些粘膜可能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形成溃疡。这些分泌物若与血液混合,将刺激肛周皮肤,引起瘙痒。由于肛括约肌的松弛,嵌顿的情况较为少见。但如果发生嵌顿,患者将经历剧烈的局部疼痛。肿瘤无法用手支撑复位,肛管会迅速肿胀、充血并变成青紫色,粘膜皱褶也会消失。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绞窄和坏死等严重后果。
在直肠粘膜脱垂的两种类型中,部分脱垂(不完全脱垂)时,仅有直肠下端粘膜脱出,通常称为粘膜脱垂。脱出部分由两层粘膜组成,呈现放射状,长度一般不超过7厘米。而在完全脱垂的情况下,直肠的全层都会脱出,严重时甚至直肠和肛管都会翻出肛门。这种脱出的长度往往超过10厘米,甚至可能达到20厘米。它呈现宝塔形,脱垂部分的肠壁呈现环状排列,触摸时感觉较厚。两层肠壁之间有明显的腹膜间隙。
这种病症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初期,只有在排粪时肛门处会有肿块脱出,排便后它能够自行收缩。但随着病情的进展,由于肛提肌和肛管括约肌的收缩力减弱,患者不仅需要用手帮助复位,甚至在咳嗽、打喷嚏、用力或行走时也会出现脱落,且不易自行复位。若不及时进行复位,脱出的肠段可能会出现水肿、绞窄甚至坏死。除此之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排便困难、肛门脱落、酸胀感,甚至下腹胀痛、尿频等症状。当发生嵌入情况时,疼痛会非常明显。
对于直肠粘膜脱垂的患者来说,及早了解和识别其症状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他们在病情恶化前寻求医疗帮助,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从而减轻症状并避免可能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