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胶质细胞瘤的生长特性深入且复杂,具有显著的渗透性生长特点,与正常的脑组织难以划分明确的界限。这类肿瘤大多数并不局限于脑叶,而是深入脑组织内部,对正常脑组织造成损伤。良性的脑胶质细胞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从出现症状到病情恶化平均需要两年时间;而恶性脑胶质细胞瘤则生长迅速,病程短,通常在出现症状后的三个月内即可能迅速恶化,其中大部分患者在半年内面临严峻的健康挑战。
对于脑胶质细胞瘤的治疗,手术是常用方法之一。由于其生长特点,理论上手术并不能完全切除。一些生长在脑干等重要部位的肿瘤甚至无法进行手术。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包括:明确病理诊断,减少肿瘤体积和肿瘤细胞数量,改善患者的症状,缓解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命,为其他综合治疗创造机会,以及获取肿瘤细胞的动力学数据,为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即便是进行了手术,由于胶质细胞瘤的渗透性生长特性,术后仍可能有少量肿瘤细胞残留,这些细胞能迅速生长并导致复发。
对于Ⅰ-Ⅱ级的良性脑胶质细胞瘤,如果生长位置适宜且手术效果满意,其2年的复发率仍然高达85%。而在脑干等重要部位的胶质瘤,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根本无法进行手术治疗。
放疗是另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几乎用于各种胶质瘤的常规治疗。不同类型的胶质瘤对放疗的敏感性不同。除了髓细胞瘤对放疗高度敏感和室管膜瘤中度敏感外,其他类型的胶质瘤对放疗的反应并不理想。一些观察结果表明,放疗的预后与非放疗患者的预后相同。放疗引起的放射性坏死对脑功能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至于X刀和γ刀,它们都属于放射治疗的范畴。由于肿瘤部位、大小以及对射线的敏感性等因素的限制,它们在治疗胶质瘤,特别是恶性星形Ⅲ-Ⅳ胶质母细胞瘤时,其适用范围有限。
化疗原则上适用于恶性肿瘤。由于血脑屏障的限制以及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其在脑胶质细胞瘤治疗中的疗效并不确定。常用的化疗药物如BCNU、CCNU、VM-26、替莫唑胺等的有效率低于30%。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医生和患者仍在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期在脑胶质细胞瘤的治疗上取得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