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只是冰山一角,胶囊内镜机器人揭开胃肠疾病的真面目
出于职业的敏感性,阿音不愿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求诊,而是第一时间翻看专业的学术论文,查找胃痛背后的病因。
胃痛不能忍,可能是胃癌的信号
和大多数人一样,阿音觉得胃痛是常见病,没啥大毛病,本想查些资料,就去药店买点药吃。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胃痛”确实很常见,但在上食管、胃、十二指肠内引起“胃痛”的病就有10余种,如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结核、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裂孔疝、胃癌、胃结石、胃扭转、胃结核、十二指肠癌以及各类型胃炎(糜烂性胃炎、出血性胃炎)等。而来自心脏、阑尾及肝胆胰等脏器的病也会有“胃痛”的感觉。
话说,胃痛引发这些常见病,还是能药到病除的;若是引发胃癌,生活质量就会大大降低。但近日召开的第12届国际胃癌大会上传出消息,目前我国胃癌每年新发病例约为68万例,占全球发病病例的一半左右;大部分患者在诊断时已为进展期胃癌,每年死亡50万例,平均每分钟都有人因胃癌死亡。
了解到这些信息,阿音吓出一身冷汗:如果把疾病比作冰山,那胃痛就是冰山在水上的1/10;掩藏在水下的9/10的“冰山”可以把泰坦尼克号击沉,也可以把一个人的健康摧毁。这不,阿音立刻到北京某三甲医院挂号就诊了。
内镜,胃肠病诊断的金标准
胃痛、胃酸、胃胀......背后的原因可能是胃炎、胃溃疡、胃癌等众多病变,具体胃部哪个地方出现病变、病变到什么程度……即使是在消化科工作多年的医生,也不能仅凭肉眼观察、临床经验进行精准的诊断,进而无法准确地进行对因治疗;借助内镜这个胃肠疾病确诊的“金标准”,可以直观地观察胃内的真实情况。
看到胃镜有这么多好处,又非常重要,阿音毫不犹豫地交了胃镜检查的费用。在胃镜检查室的门外候诊时,阿音向一位做过胃镜的“过来人”咨询感受。这位“过来人”详细地解释了胃镜的检查过程:医生拿一个带有导管的内窥镜,让人反复吞咽,直至镜子进入胃部。尽管医生给我打了麻醉,但是还是呕吐恶心的难受,那半小时的检查真是不堪回首,以后再也不做了……听完这些,阿音站在检查室门口,实在迈不动进门的脚步,最终拒绝胃镜检查。
不插管做胃镜,首选胶囊机器人
自从医院回来,阿音的脑海里经常有两个小人吵架:一个小人说,胃痛就要赶紧去做胃镜,万一患的是胃癌呢;一个小人说,胃镜检查太难受了,我才不去做呢。4月20日,当两个小人再次各说各的理时,一条“不插管 做胃镜,胶囊内镜机器人无痛、无创”的新闻消息进入阿音的视线。
仔细阅读发现,人们只需喝一口,吞下一颗NaviCam遥控胶囊内镜系统(胶囊机器人),便可接受无痛无创无麻醉,舒适准确的胃镜检查。这个胶囊机器人通过磁场技术对胶囊在体内全方位拍摄的控制,不放过可疑的病灶。于是,阿音的内心又燃起了熊熊烈火——做个胶囊内镜机器人检查,没有痛苦就能查出疾病的元凶。
社区做检查,云平台上与专家面对面
在网上、找医院,想朋友打听,阿音四处寻找有胶囊机器人技术的医院。殊不知,自家门口的医院就能做。原来,小医院只需要完成胶囊机器人检查,阅片的“大任”由胶囊胃镜智慧医疗平台上三甲医院的专家完成。这个胶囊胃镜智慧医疗平台历经5年时间积累,沉淀了消化道健康大数据,还云集了全国千名消化内科专家。4月20日,安翰医疗还与IBM达成战略合作,IBM的人工智能技术能从各种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源中学习和积累知识,帮助专家快速识别有问题的照片,大大节约了专家的阅片时间,简直就是专家的“左膀右臂”。
了解到胶囊机器人这么多知识,阿音认为胶囊机器人就是胃镜界的“小孙悟空”。第一,体积小。在遇到借芭蕉扇而不得的时候,孙悟空变小,顺着水流入铁扇公主的胃里;第二,翻筋斗。小孙悟空进入胃部后,就不再随波逐流,可以自由行动;胶囊机器人在磁场的作用下,也可以四处查看胃肠道的病变。第三是,火眼金睛。这次IBM人工智能的加入,胶囊机器人如虎添翼,在短时间内就能发现可疑病灶,极大地提高疾病筛查的精准性和医生的工作效率。
在某医院的胶囊机器人胃镜检查室,阿音在医生的提示服下一粒胶囊大小的“药物”——安翰胶囊内镜机器人。20分钟后,医生告诉阿音说:胃部有两处胃溃疡,一定要按胃溃疡规范化治疗,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胃癌。
现在,阿音每天服用治疗胃溃疡的药物,不再经常胃酸胃胀胃痛了;根据消化道云医疗平台上专家的叮嘱,每两年在医院做一次胶囊机器人消化内镜检查,预防胃肠道病变;在生活上也注重改善生活方式,规律饮食、按时作息,一有空就锻炼身体。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