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菜没?近9成民众蔬果摄取量不及格
今天吃菜了没?国内近9成的成人每日蔬果摄取量不及格,未达3蔬2果的目标,膳食纤维不足,不仅容易便秘,多肉少蔬果的饮食型态也会增加碳排放量,让地球跟着生病!国民健康署呼吁民众响应「一周一日蔬食环保餐」的活动,为地球环保和自己健康尽一份心力。
依据国健署调查数据,18岁以上成人每日有摄取3蔬2果比率仅达12.9%。
蔬果吃够了吗?成人仅12.9%达标
依据国健署104年健康行为危险因子监测调查(BRFSS)结果显示,18岁以上成人每日有摄取3蔬2果比率仅达12.9%(男性8.9%,女性16.8%),且年龄层较低者摄取较少,在在显示国人蔬果普遍摄取不足。
多一点纤维!每周一日蔬食环保餐
为了鼓励民众增加蔬果摄取量,国健署呼吁民众加入「一周一日蔬食环保餐」的「低碳饮食」行动,把握三餐摄取5份以上之蔬菜、两餐中增添水果的原则,即可轻松达到3蔬2果之建议摄取量,爱自己的也爱地球。每1份蔬菜煮熟后约半碗,1份水果约为1个拳头大小。
而低碳饮食即为「在食物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尽量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包括选择在地、当季食材,并以食物的原态入菜;而在各大类食物中,蔬菜种植由于生长周期短,所需能资源投入较少,碳排放量是所有食材种类中最低的。
吃菜没?近9成民众蔬果摄取量不及格
蔬食环保餐示范。(图片提供/国健署)
环保又顾健康!蔬食环保餐3原则
如何兼顾低碳饮食和增进健康?国健署认为蔬食环保餐有3原则,包括
1.谷类在地,不精制
建议选择国产稻米或加工处理进程较少的谷类,如糙米、紫米及胚芽米。,地瓜为我国供应量较高之根茎类,生长迅速、病虫害少,且富含维生素A及纤维质,适合取代部分主食。
2.豆、鱼、肉、蛋,豆优先
豆、鱼、肉、蛋类食物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其中豆类相较于鱼、肉、蛋类脂肪含量最低;而低碳摄取的排行则为豆、白肉、蛋、鱼、红肉。建议民众可选择以豆类及白肉取代红肉,并优先食用原态的黄豆,以及低层次加工的各种豆类制品,如豆腐、豆干、豆浆等,以满足低碳、口味及各种口感上的需求。
3.蔬果足量,健康又低碳
蔬菜生长周期短,需能资源投入较少,蔬菜种植的碳排放量是所有食材种类中最低的,而水果类亦属于相对低碳,选择时可把握当季优先、在地优先、色菜多样、原态水果等原则。,蔬菜的颜色越深绿或深黄,含有的维生素A、C 及矿物质铁、钙也越多。水果建议直接食用原态,尽量连果皮一起吃,可以摄取到更多的膳食纤维,也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光喝经过滤的果汁,容易纤维量摄取不足,造成便秘。
(数据提供/国健署)
该文章《吃菜没?近9成民众蔬果摄取量不及格》由网友『回首不见』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