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大揭底

糖尿病治疗 2017-10-10 15:00糖尿病症状www.tangniaobingw.cn

  小编的话

  病患者普遍存在重视空腹血糖、忽视餐后血糖的倾向,这是很不明智的。事实上,后者的价值丝毫不逊于前者,甚至更加重要。两者意义不同,不能相互替代。

  空腹血糖

  严格地讲,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禁食(饮水除外)8~12小时之后于次日早餐前所测的血糖值(注意: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不能叫空腹血糖),其正常值为3.9~6.1毫摩尔/升。

  空腹血糖的意义

  表示患者在没有饮食负荷状态下的基础血糖水平。

  可以间接反映患者在糖负荷刺激状态下的基础胰岛素分泌水平以及肝脏葡萄糖输出情况。

  可以反映患者前一天晚上用药能否有效控制整个夜间乃至次日清晨的血糖,它受到黎明现象与苏木杰反应的干扰。

  空腹血糖受其他因素干扰小,重性好,可以作为的一个重要诊标。

  为了解胰岛的基础功能(即病情轻重)以及头天晚上的用药剂量是否合适,应监测空腹血糖。

  引起空腹的原因

  晚间药量不足或进食过多,导致晚餐后、睡前及次日空腹血糖均明显升高。对这种原因的空腹血糖升高,患者应当适当增加用药剂量。

  晚间药量过大,加之睡前没有加餐,使得病人夜里(尤其是凌晨)发生,导致随后的空腹血糖反跳性升高(医学上称之为“苏木杰现象”)。 对这种原因的空腹血糖升高,患者应减少晚餐前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剂量,睡前适当加餐。

  黎明现象:午夜之后,体内的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等升血糖激素分泌增加,其分泌高峰一般出现在凌晨至上午这段时间,由此导致空腹血糖升高,这就是所谓的“黎明现象”。为了与“苏木杰现象”鉴别,可以给病人分别测凌晨3时及早晨空腹的血糖,如果凌晨3时血糖不低,而清晨空腹血糖升高,则为“黎明现象”;反之,如果凌晨3时血糖低于正常,而清晨空腹血糖升高,则为“苏木杰现象”。 对于“黎明现象”的糖尿病患者,可采取晚餐后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或睡前皮下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办法来解决。

  测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00~8:00取血,采血前不用降糖药、不吃早餐、不运动。如果空腹抽血的时间太晚,所测的血糖值很难真实反映患者的治疗效果,其结果可能偏高或偏低。偏高者主要见于“黎明现象”比较明显的糖尿病人,偏低者一般认为与空腹时间过久、肝糖元储备不足有关。另外,对于空腹血糖升高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区分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不要盲目增加用药剂量。

  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准时采血所测得的血糖,其正常值为4.4~7.8毫摩尔/升。如果是正在治疗的糖尿病人,查餐后2小时血糖时要和平时一样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

  “餐后2小时血糖”的意义

  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即进食后食物刺激胰岛B细胞追加分泌胰岛素的能力)。

  可以反映进食及降糖药的使用是否合适,这是空腹血糖不能反映的。

  有助于2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减少漏诊。因为许多早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升高。这是由于患者基础胰岛素分泌尚可,而进餐所刺激的胰岛素大剂量分泌减低所致。

  餐后高血糖还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它对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要优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此外,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不影响正常服药或打针,也不影响正常进食,所以不会因临时停药引起血糖的大幅波动。

  如果检查目的是为了确定有无糖耐量异常,应给予标准糖负荷,喝含75克葡萄糖的糖水(或吃100克淀粉做的馒头);如检查目的是为了观察糖尿病治疗效果,了解糖尿病控制程度,检查日应按平时进食和治疗用药,不要为复查血糖而改变进食量及治疗方案。

  小链接

  血糖为何总是居高不下?

  血糖居高不下是困扰许多糖尿病友的一个难题。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到饮食、运动、心理、用药、监测等诸多因素,具体到每个病人身上又不尽相同,归纳起来包括:

  不控饮食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饮食控制不仅有助于降低血糖,还可以控制体重、减少降糖药物用量。血糖轻度增高的糖尿病患者单纯依靠饮食控制即可使血糖恢复正常。相反,如果患者不重视饮食控制,再好的药物也难以使血糖保持正常。

  缺乏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肌肉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消耗热量,降低血糖和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人宜选择慢跑、快步走、太极拳、游泳等有运动方式。饭后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

  情绪波动

  紧张、、失眠等不良情绪会刺激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引起血糖升高。

  用药不当

  临床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药物选择不合理例如,拜糖平、诺和龙等药物作用维持时间短,控制餐后高血糖效果较好,而对空腹高血糖效果欠佳,后者应选择格列美脲、达美康缓释片、二甲双胍缓释片等中、长效降糖药物;再比如,体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人宜首选二甲双胍,而体型偏瘦的2型糖尿病人则宜首选胰岛素促泌剂。

  药物用量不足或过量降糖药用量不足导致血糖居高不下很好理解,而降糖药物过量也会引起高血糖则有点令人费解,此乃由于低血糖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及升糖激素(如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等)分泌增加,从而导致血糖反跳性升高。 这种情况多是由于晚间降糖药或胰岛素用量过大,凌晨出现低血糖,临床表现为空腹高血糖。

  药物用法不正确例如,α-糖苷酶抑制剂(拜唐平)要求与第一口饭一起同时嚼服,如果空腹服用或是吞服,药效均会大打折扣。再比如,短效的降糖药物(如诺和龙、糖适平、美吡达等)原则上需要一日三次服用,如果擅自改为每日一次服用,则很难使全天的血糖得到满意控制。另外,磺脲类降糖药最好于餐前半小时服用,这样,药物的作用高峰与餐后血糖高峰恰好同步,有利于发挥最佳降糖效果,否则药效会大打折扣。

  漏服药物

  长期、规律性的用药是维持血糖平稳所必需的。有些病人症状明显时才吃药,血糖一降下来就擅自停药;还有些病人记性差或是工作太忙,经常忘记或漏服药物,由于用药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由于结果导致血糖波动及升高。

  胰岛功能衰竭

  胰岛素促泌剂(如优降糖、美吡达、糖适平等)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发挥降糖作用,患者尚保留部分胰岛功能是此类药物起效的前提条件。所有1型糖尿病人以及许多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的2型糖尿病人,由于其胰岛功能已经完全衰竭,因此,服用此类药物无效,而必须改用胰岛素治疗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2型糖尿病病人的病因除了胰岛素分泌不足外,胰岛素抵抗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并且贯穿于整个病程当中。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单纯靠增加胰岛素用量,有时很难取得理想的降糖效果。

  应激因素

  感冒发烧、严重感染、外伤、手术、急性心梗或脑中风等应激状态均可导致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后者可拮抗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导致血糖居高不下。

  其他药物的拮抗作用

  有些糖尿病人由于同时合并某些疾病而需要服用其他多种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噻嗪类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等等,这些药物均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致使降糖药物的效果大打折扣。

  总之,影响血糖的因素众多,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血糖升高。对于每一位高血糖病人,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准原因,对症处理,唯有这样,才能使血糖达到满意控制。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