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应早发现早治疗

糖尿病治疗 2017-10-10 14:53糖尿病症状www.tangniaobingw.cn

  很多人都说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仅仅是血糖高很多的人一开始可能不会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但是也正因为此,很多人患了而不自知,我国糖尿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非常低,这疑是做好糖尿病防治工作的一大难题。但是糖尿病若不及时加以控制和治疗,会并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其经济负担,威胁健康长寿,因此应尽量早期发现。

  早期发现糖尿病

  当您有下述情况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①年龄≥40岁,体重增减而无明显诱因;特别是平素身体,饮食情况无特殊变化,而体重连续减轻者;②曾分娩过(>8斤)的妇女,有妊娠并发症,如多次、症、胎死宫内或者;③出现反应性低血糖者,即午、晚餐前心慌、手抖、出汗等;④肢体溃疡或皮肤疖肿,皮肤破损持久不愈者;⑤男性阳痿,女性会阴部搔痒者;⑥颈部皮肤出现黄色瘤;小腿胫前皮肤之间褐色斑;⑦牙周炎不易治愈或口腔粘膜扁平苔癣者;⑧有糖尿病易感因素者,如家族中有糖尿病者、肥胖者、年龄超过50岁的脑力劳动者等,应注意尽早监测血糖。

  糖尿病初期常为进食后血糖高,简便的方法是测定进食后血糖,即餐后血糖;如有异常,及时行葡萄糖耐量试验以确诊。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可定期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如血糖尚正常,但胰岛素已升至很高,提示β细胞代偿性高分泌,有糖尿病患病可能。

  糖耐量减低

  有相当一部分人血糖不太正常,但并不能确诊为糖尿病,这部分人是糖尿病强大的后备大军,称为糖耐量减低者。血糖已不正常,但又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小于7.0mmol/L,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介于7.8~11.1mmol/L之间),该人群又称“糖尿病前期”人群。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会发展为糖尿病,其促发因素与不良生活习惯、其它疾病影响、遗传易感性强有关。糖尿病患者在确诊之前往往都经历过糖耐量减低阶段,但因为在这一段时间内基本无临床症状,如无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往往不易被察觉,直到发展为糖尿病或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高危人群,仅靠生活方式干预往往不能达到100%预防2型糖尿病发生的目标,因而药物治疗可能会有所帮助。有证据表明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和减肥药奥利司他等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但因目前尚无药物干预长期有效性的数据,药物干预作为干预糖尿病的手段尚未在各国的临床指南中被广泛推荐。

  糖尿病早发的主要因素

  尽管糖尿病有种种遗传基础,但最终均将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日常生活中加速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的因素都能促使糖尿病早发。这些因素有: ①长期食入量超过平时需要量,尤其是偏爱过多糖类食品,增加β细胞负荷; ②体重逐渐增加,使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促使β细胞代偿性多分泌胰岛素以满足糖代谢需要;③过多摄入酒精,过多摄入脂类食品(多油腻、多干果、多油炸食品);④缺乏运动锻炼,懒言怠动者;合并胆囊、胰腺病变,影响胰岛细胞功能。

  哪些人易患糖尿病

  糖尿病高危人群是指目前血糖正常,但患糖尿病危险性较大的人群,这些人主要包括:

  ①有糖调节受损史;②年龄≥40岁;③超重、肥胖(BMI≥24),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④2型糖尿病者的一级亲属;⑤高危种族;⑥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妊娠糖尿病史;⑦高血压(血压≥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⑧血脂异常(HDL-C≤35mg/dL(0.91mmol/L)及TG≥200 mg/dL(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静坐生活方式;⑩有一过性类固醇诱导性糖尿病病史者;?BMI≥30kg/m2的PCOS患者;?严重精神病和(或)长期接受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患者。

  糖尿病病因与遗传

  明白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对糖尿病的防治有很大作用。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非常复杂,不同类型与不同人群可有显著的差异。

  糖尿病一共有四种类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只有特殊类型糖尿病的病因目前已基本清楚。即由胰腺炎、胰腺癌以及甲亢、肢端肥大症等某些内分泌疾病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对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分泌过多而发生血糖升高,统称为特殊类型糖尿病。这种类型糖尿病发生率很低,原发疾病治好,则血糖可以恢复,其长期危险性不及其他三种类型。其他三种类型糖尿病总的来说其病因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糖尿病。

  1型糖尿病:目前认为病因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外界环境因素(可能包括病毒感染)引发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胰岛β细胞的损伤和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引发糖尿病。患儿胰岛功能低下,常伴有β细胞自身抗体阳性,包括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DA)。我国儿童青少年(0~14岁)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0.6/10万,属低发病区,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故1型糖尿病患者的绝对数不少于100万。

  2型糖尿病:最常见,占全部患者的90%以上。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成年人。在某些特殊种族(如美国比马印地安人)患病率是全球平均患病率的十几倍;更有意思的是,如果双胞胎中一人患2型糖尿病,另一个发生的机会可高达90%,这些现象说明2型糖尿病与遗传密切有关。但环境因素也很重要,同一个家庭中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一致性的患病。目前已公认的主要环境因素为:肥胖、高龄、体力活动少,出生时体重过重(8斤以上)或过轻(4斤以下),精神应激大等。其中腹部肥胖为主的人更易患糖尿病。上述原因可加重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和胰岛素作用不正常(胰岛素抵抗)而引起糖尿病。

  在糖尿病诊断之后妊娠者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耐量减低(GIGT)或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糖尿病可能包含了一部分妊娠前已有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在孕期首次被诊断的患者。这种类型糖尿病多认为与妊娠期间机体的一些特殊变化如雌激素、胎盘泌乳素、糖皮质激素分泌明显增加,导致胰岛素作用不正常有关。但遗传因素也是不可忽视,因为这种类型糖尿病患者常有糖尿病家族史,分娩6周后重新检查虽绝大多数可能恢复正常,但也有部分患者仍然是糖尿病,或者糖耐量异常。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