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典寿星补汁”称治30种病 虚假宣传屡禁不绝
最近本报读者汤先生发现他的父母在服用一种名为“九典寿星补汁”的口服液药品,汤先生说:“父母都是拿退休工资买的,简直着了魔,遇到亲戚朋友,就推荐他们也买。我们劝根本没用,很担心他们长期服用,会不会有副作用?”前两天,汤先生发现父母又买了两大箱口服液,“这要喝到什么时候为止?”
老人迷信“九典寿星”?
汤先生一直在外工作,最近回家时,发现家里有很多“九典寿星补汁”口服液。汤先生听父母说,这种口服液,对有奇效,厂家在做活动,买18盒赠18盒,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送货上门。
汤先生拿起说明书一看,该药品能治很多病,汤先生起了疑心,在网上搜索发现,该药品在很多地方涉嫌虚假宣传、夸大疗效,已被查处。
汤先生告诉记者:“父母都是拿退休工资在购买,我们劝根本没用,现在父母简直着魔,遇到亲戚朋友,就推荐他们购买这种药品。我很担心,他们长期服用,会不会对身体有副作用。”前两天,汤先生发现父母又购买了两大箱口服液,“这要喝到什么时候为止?”记者在汤先生家里看到,房间里放着两大箱用黑色塑料袋装的口服液,此外还有散装的口服液。
一种药治30种疾病?
记者在汤先生的家中看到了一本“九典寿星补汁”的广告册,广告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九典牌寿星补汁口服液全面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风湿骨病,病及肾机能低下,及消化系统疾病,、、易、爱生病等所有亚健康疾病,帮助手术和放化疗的患者快速康复。”
广告册上说道:“九典寿星口服液既能治病又能养生,按疗程服用,有延长人类寿命10年到20年的神奇功效。一药治多病,多病用一药。”
近30种疾病也被纳入可以治疗的范围内,“九典寿星口服液主要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脑出血,脑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及并发症,眼病,肝病,肾病,风湿骨病,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腰间盘突出,四肢麻木肿胀,关节炎,肺气肿,肺心病,气管炎,胃炎,肠炎,妇科疾病,更年期综合症,乳腺增生,男性前列腺炎,肾亏肾虚,体弱多病等症。”
什么药品能治这么多病?还有延长人类寿命10年到20年的神奇功效?本报记者对此进行调查,发现了诸多谜团。
○“寿星补汁”真能让人成寿星?
6个疗程治愈高血压?
记者拨打了“九典寿星补汁”400全国客服电话,称家中老人要购买这种药治疗高血压,咨询了工作人员。
“买6个疗程的药就可以治愈了,1个疗程是6盒,每盒69元。现在我们开展买18盒送18盒的活动,最后5天,现在的价格一共1242元。”工作人员热情地告诉记者,“你在合肥哪里,我们可以送货上门。36盒药非常重,自己买拿着不方便。”
5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合肥广善缘大药房。在药房中央,有一个专柜正在出售“九典寿星补汁”,一位老奶奶正提着黑色塑料袋装的“九典寿星补汁”,看上去应该有10盒以上。
记者向工作人员询问,老人患了高血压和糖尿病,能否用“九典寿星补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可以治疗,并建议记者购买3个疗程。
随后,市二院一位医生告诉记者,即使是正规的药品,都不敢说能根治高血压,药品大多只能起到控制作用。很多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药。
药品功能被任意夸大?
记者在国家药监局网站查询获悉,“九典寿星补汁”为OTC”非处方药。按照国家药品管理规定,必须使用国家批准的药品说明书。
记者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查到了关于“九典寿星补汁”的统一药品说明书样本,该药品经核实的“功能主治”范围应当为:益气养血,调理脾胃。用于年老衰弱、病后体虚、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肢痛麻木、失眠多梦。
而在其广告中,其功能主治范围发展壮大为心脑血管疾病,风湿骨病,糖尿病及肾机能低下,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等。记者在广告册上看到,有倾听患者的声音专栏,不少患者讲述自己服用后病情如何好转的事迹。
此外,“九典寿星补汁”广告分别于2010年3月、2010年8月、2011年3月被武汉市药监局、山西省药监局、辽宁省药监局作为违法药品广告公布了三次。其违法原因就是“任意夸大药品功能主治、利用患者名义做证明、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
厂家称管不了经销商?
记者咨询国家药监局获悉,根据《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规定,药品广告中有关药品功能疗效的宣传应当科学准确,不得出现下列情形: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的;违反科学规律,明示或者暗示包治百病、适应所有症状的。药品广告不得含有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者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的内容。
针对记者调查的情况,记者再次致电“九典寿星补汁”400客服热线,关于武汉、山西等地药品广告违规的情况,工作人员表示没有听说要上网查,但又说道:“广告夸大宣传现在都是这样的,我们这个药上市8年了,效果确实是好,你放心用,没有问题的。”
随后又有工作人员解释:“药品广告夸大宣传都是当地经销商的问题,和我们厂家以及药没有关系,我们厂家也不可能控制每一个经销商。”
虚假宣传为何屡禁不绝?
一些屡屡虚假宣传的“品牌”药或保健品虽然多次被媒体曝光,被相关部门处罚,但是却始终能安然无恙地存活下来。相关业内人士就表示,虚假广告宣传并不是药品、保健品行业的独有现象,但是这两个行业最有代表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11年《社会心态蓝皮书》透露,2010年,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市市民的调查结果显示,食品、药品行业信任危机严重。食品行业、药品行业的严重程度得分分别为65.4分、64.0分,均属“严重”范围。
在国家打击虚假广告力度如此之大下,为何还有人知法犯法?究其根源还是高额利益的诱惑。“很多产品不是因为药效好而畅销,而是广告狂轰滥炸的结果。”业内人士表示。
此前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负责人也表示,目前无论是《广告法》还是《医疗广 告管理办法》所开列惩罚措施、法律责任,有些太过轻微。这显然不足以令其伤筋动骨,更不会产生多少阻遏其继续违法的社会功效。反观国外一些国家,对医药违法广告的罚金足以使其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