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胰岛素的应用
临床上常用的人胰岛素剂型有短效、中效及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是将短、中效胰岛素按不同比例预先配置,国内常用的有30/70(30日)和50/50(50日)两种。家长和年长的患儿应掌握各种胰岛素剂型起作用的开始时间、最强作用时间及作用持续时这对于学习调整胰岛素的应用至关重要。
每个个体每日所需胰岛素剂量差异很大,并随时间而改变,因此需定期给予评价。影响剂量的因素包括年龄、体重、不同发育阶段、病不同病期和病程、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营养摄取和营养素分配、锻炼方式、学习情况、工作情况、血糖监测结果、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合并其他疾病等,因此胰岛素治疗不可能一步到位,每调整一次剂量需要观察2~3天,然后根据各种胰岛素不同的作用时间、血糖监测及段、次尿糖情况分别调整短效、中效胰岛素的剂量。
胰岛素初始剂量:一般开始按每日每公斤体重0.5~1.0单位给予。以短效胰岛素为例,将全天总量分三次于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根据患儿病情,剂量分配可先按如下三种方案选择:①三餐前剂量相等;②早餐前用量偏大,午餐及晚餐前用量相等;③早餐前用量大于晚餐前,晚餐前用量大于午餐前;必要时睡前可增加一次,其剂量最小。
病情稳定后可改用短、中效胰岛素混合治疗:①一日两次:短、中效的比例一般为1:2或1:3,分两次于早餐及晚餐前注射。早餐前2/3量,晚餐前1/3量。②一日三次:早餐前短、中效混合应用,晚餐前使用短效,睡前应用中效胰岛素。③一日四次:每餐前注射短效,睡前应用中效胰岛素。
胰岛素剂量可根据三餐前、餐后2小时和夜间血糖指标进行调整。①早餐前高血糖:增加晚餐前或睡前中效胰岛素;②早餐后高血糖:增加早餐前短效胰岛素;③晚餐前高血糖:增加早餐前中效胰岛素或午餐前短效胰岛素;④晚餐后高血糖:增加晚餐前短效胰岛素。
如果不具备监测血糖的条件,也可根据段、次尿糖定性指标来进行调整:①早餐前用量:参照前几日7:00~11:00段尿及午餐前次尿尿糖进行调整;②午餐前用量:参照11:00~1
7:00段尿及晚餐前次尿尿糖;③晚餐前用量:参照17:00~22:00点段尿及睡前次尿尿糖;④睡前用量:参照晚22:00~次日早7:00段尿及早餐前次尿尿糖情况进行调整。此外,运动后易出现的患儿应于运动前有计划地加用少量食品,或适当减少胰岛素用量。
胰岛素注射注意事项:①胰岛素的贮存:未使用的胰岛素应存放在2℃~8℃冰箱中,在有效期前应用。开启后的胰岛素在2℃~8℃冰箱中存放不得超过3个月。②由于预混胰岛素的短、中效胰岛素比例固定,不一定适合每个患儿,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配制。但特别要注意胰岛素抽取的方法:先抽取短效胰岛素(清亮),再抽取中效胰岛素(混悬状)。不同厂家的胰岛素最好不要混合。③常用注射部位:上臂侧面、大腿前/外侧、腹部和臀部外上1/4处。上述部位应有计划地轮换使用,每在身体同一部位注射,但每次的注射点应相距2厘米,以防止脂肪增生变性,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发挥。④最好应用胰岛素专用一次性注射器,认清每0.1毫升中胰岛素的含量,国内使用的胰岛素专用注射器,多为0.1毫升含4单位胰岛素,以确保注射剂量的准确性。现有各种胰岛素专用注射笔,可根据个人需要选用,以使注射胰岛素更为方便和准确。⑤运动时宜将胰岛素改为腹壁皮下注射,以免运动时吸收过快,而易发生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