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胰岛素3种注射装置 哪些糖友该打胰岛素?
胰岛素是控制病的一种药物,注射的装置有很多种,在选择前应要先多做了解。同时,并不是所有类型的糖尿病人都应该要用胰岛素。今天,具体来看看使用胰岛素必须要知道的事项都有哪些吧。
哪些人应该要使用胰岛素
患糖尿病的孕妇。虽然口服降糖药物可以控制糖尿病孕妇的高血糖,但药物对胎儿是否有影响却没有临床试验的证据。而胰岛素是生物体内自然的激素,它的安全性是可靠的。 糖尿病孕妇当血糖高到依靠饮食和运动而不能控制时,必须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保证母婴安全。
I型糖尿病患者。这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体内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被完全破坏,彻底丧失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如果不通过注射的办法向体内补充胰岛素,患者会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如酮症,并进而发展至和死亡。所以,对于Ⅰ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素首先用来救命;然后是治病,即通过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减少慢性并发症。
早期II型糖尿病患者。有研究证实,新诊断的II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为期两周的强化胰岛素治疗,能够让部分患者在3年内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就能维持理想血糖水平,短暂摆脱任何药物。所以,刚被诊断II型糖尿病患者如果饮食和运动治疗的效果不好,最好使用胰岛素进行短期强化治疗,可让患者的胰岛β细胞充分休息一段时间,之后能更好地分泌胰岛素。
久病II型糖尿病患者。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II型糖尿病患者大约在患病8—10年左右就不能仅靠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了。如果这个时候不采用胰岛素治疗,血糖就难以得到满意的控制,由高血糖所导致的糖尿病并发症就会出现明显的进展。所以,为减少并发症、延长患者寿命,当II型糖尿病进展到一定的阶段,也必须用胰岛素。
有并发症II型糖尿病患者。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其他疾病或者状况可能引起致命性的代谢紊乱,比如需要做大手术、遭受严重、伴有严重的糖尿病患者,他们可能会发生酮症、酮症酸或非酮症性的高渗昏迷,危及生命。二是其他疾病会引起口服降糖药蓄积中毒。比如肝肾功能不全或者严重缺(比如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因为口服降糖药在体内代谢不畅,可使药物蓄积,副作用加重。
接下来,来看看最常见的3种胰岛素注射装置吧。
3种胰岛素注射装置
注射器:经济。胰岛素注射器有两种,一种为1毫升容量的普通注射器,这种注射器上标注的刻度标识为“ml”(毫升),病人要根据所用的含量进行单位换算,优点是经济,可重使用。另一种注射器是专用“BD”针,直接标有胰岛素注射单位。高压注射器由于太过笨重,已被淘汰。
胰岛素笔:不疼。胰岛素笔是将胰岛素和注射装置合二为一。胰岛素储存在笔芯中,胰岛素用完后更换笔芯,笔身是一个可调节剂量的注射仪器,专门设计的一次性针头超细、超短,因此注射时引起的感非常轻微。患者使用时只需把剂量按钮调节到所需要的剂量单位,然后把针头刺入皮下组织,一按剂量按钮,即可完成注射。
胰岛素泵:精准。胰岛素泵是一个形状、大小如同BP机,通过一条与人体相连的软管向体内持续输注胰岛素的装置。俗称“人工胰腺”。胰岛素泵由泵、储液器和输液管组成。储液器最多可以容纳3毫升的胰岛素,装入泵中后,将相连的输液管前端的引导针用注针器刺入患者皮下(常规为腹壁),再由电池驱动胰岛素泵的螺旋马达将胰岛素输注到体内。
与此同时,糖友对胰岛素往往还存在着认知误区。
关于胰岛素的两个认知误区
胰岛素治疗费用昂贵。很多人以为胰岛素治疗需住院观察,费用很高。其实,口服降糖药每月费用大多数在200元以上。若改用胰岛素治疗后,每日可能只需要几十单位的胰岛素,加上注射器等总费用可能比口服降糖药费用还要少(当然使用剂量应根据每位病人的实际情况而定)。因此对于血糖长期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胰岛素治疗可能节约了费用又使血糖达到良好控制,何乐而不为呢?
胰岛素注射非常不方便。多数人怕打针无非是一怕疼二怕麻烦。事实上,为了使患者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又要减轻注射给他们带来的不适感,研究者做出了很多的卓有成效的尝试,研制出多种剂型的基因重组人胰岛素产品及其配套的注射产品。其中一些已经投入生产和销售了。例如:常规型(如:甘舒霖 R)、鱼精蛋白型(如:甘舒霖 N)、预混型重组人胰岛素(如:甘舒霖30R),还有注射笔、注射针。多种剂型满足不同病情和生活习惯的患者的需要。注射笔、注射针方便患者携带和自我送药。由于东宝的注射系统(东宝笔、东宝针)通常作了人性化的专业设计,不仅操作简便,刻度精确,安全可靠,而且东宝针用了世界上最细的针头,达到几乎无痛的效果。
正确的注射胰岛素是很关键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