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胰岛素的糖友必须要牢记
近年来运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但论是病患者还是患者家属,对于胰岛素治疗的自我管理并不了解,甚而存在不少误解,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病程较长者,胰岛素治疗可能是最佳的、必需的保持血糖正常的措施。下面为你讲解一下打胰岛素需要注意的事项。
打胰岛素会不会
糖尿病患者常纠结于用还是不用用了会不会成瘾的问题。其实,胰岛素是一种生理性激素,糖尿病患者之所以需要胰岛素,是因为体内缺乏。因此,可以通过补充胰岛素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有的患者当血糖控制平稳后,仍可换回口服药治疗。由此可见,胰岛素治疗完全是生理需求,绝对不会成瘾。
打胰岛素会不会造成
也有的患者认为打了胰岛素就说明糖尿病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阶段。对于糖尿病严重程度的判断,需要结合患病时间长短、长期血糖控制的情况、并发症的多少和程度、、血脂紊乱等合并疾病以及全身重要器官功能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评判,而是否打胰岛素则主要根据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程度、口服药物能否有效降低血糖、是否存在急性并发症等来决定。
打胰岛素是不是很麻烦
还有的患者因为惧怕注射或者不方便,拒绝胰岛素治疗。相比口服药物,胰岛素治疗确实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不方便,不能像其他人那样随时随地就餐。而且以前打胰岛素都是用一般注射器,针头比较粗,也很长,打针时很疼。随着科技的进步,近年来胰岛素剂型越来越多,已经明显减少了打针的不方便。同时胰岛素类似物研制成功,有的胰岛素类似物可以打完针马上吃饭,饭前忘记打针可以在饭中打针或者吃完饭马上补打。而打针引起的疼痛,也已经基本克服,现在打针都有专门的胰岛素笔,针头都是高科技生产的特殊针头,注射时不会引起疼痛。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应该因为这些原因而逃避胰岛素治疗,导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有的患者对胰岛素的认识和上面这些患者正好相反,在口服药的说明书上写着有很多不良反应,如会损伤肝脏和肾脏,有的药物会,而胰岛素没有这些不良反应,因此坚决要求医生给自己打胰岛素。是否需要打胰岛素,何时打胰岛素最合适,这些都需要专科医生分析病情,平衡患者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后做出选择。
那么,是不是只要打了胰岛素,就万事大吉了,就可以随便吃喝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给打胰岛素的患者提出三大纪律,希望能严格遵守。
打胰岛素的患者需知三大纪律
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
胰岛素可以促进体内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如果糖尿病患者打胰岛素后不进行饮食控制、运动锻炼,摄入热量过多而消耗不够,会造成体重的逐渐增加。会引起胰岛素抵抗加重,打的胰岛素量越来越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越打越胖,越打越多,血糖越来越差。
坚持自我监测血糖
自我血糖监测可以全面反映血糖控制情况,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每次就诊时把这些血糖数值告诉医生,以便于医生有依据地调整胰岛素使用剂量,更好地控制血糖和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警惕低血糖反应
低血糖反应是胰岛素治疗的常见副作用,一般都是由于胰岛素用量相对过大所致。为了避免在使用胰岛素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必须从小剂量开始使用,逐渐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使胰岛素的用量逐渐达到既能将血糖控制满意,又不致于出现低血糖的合适剂量。糖尿病患者要知道什么是低血糖反应如虚弱、、、视力模糊等,发生低血糖时及时喝糖水或者进食碳水化物类食品。
动态3C强化治疗系统&mdash&mdash24小时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动态3C强化治疗系统又称人工胰脏模拟治疗系统,是通过模仿人体胰腺功能,根据血糖水平模拟正常胰岛素分泌的模式,释放人体所需的胰岛素。用人工胰脏治疗,避免了用血糖仪反复监测血糖和每天注射胰岛素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麻烦,能够24小时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相比血糖控制更满意,发生低血糖的机会更少。
3天血糖达标、7天平稳控制、14天获得糖尿病解决方案。
让受损的胰岛B细胞得以修复提高胰岛B细胞的存储能力。
24小时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有效避免低血糖。
15天血糖即可控制良好,糖化血红蛋白达标。
避免了用血糖仪反复监测血糖和每天注射胰岛素的痛苦和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