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胸部大易患糖尿病
加拿伦多大学学者进行了一次研究调查,对象是将近92000名平均年龄38岁的中年妇女。调查者先对志愿者20岁时大小情况做了一定了解,然后又将其中患有病女性与其年轻时胸部大小进行了比对。结果发现:那些穿A杯的女性患的几率最小;与她们相比,穿B杯胸罩的女性...
-
糖尿病概述
一、概述 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场上表现为“多饮、、、体重下降”的...
-
诊断糖尿病要“点面结合”
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陈燕铭 陈燕铭,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特诊医疗中心主任,广东学会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委。主攻及其血管并发症的机制研究,尤其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 糖...
-
养生如养花,别累坏了你的胰岛
西方人有一种说法,上帝造人的时候,谁一辈子能吃多少东西,都已经“预算”好了,有个定数。倘若吃得太多、太好,今天把明天的都吃了,今年把明年的都吃了,“寅吃卯粮”,提前完成“预算”了,就得提前回去见上帝。 虽然只是笑谈,却有哲理的意味。 “您年...
-
尿糖引起的虚惊
没精打采的阿聪 “阿聪,你的手机怎么才开呀?我给你打了几次电话,不是说好今天去打羽毛球吗?” “我不想去了,没劲。” “怎么说变卦就变卦,出什么事了?”小荷的声音听着有些生气了。 “心情不好,想自己待一会儿。” 电话挂了,小荷想想不放心,来到阿聪...
-
耗阳三件事:洗澡、喝酒、房事
为什么病患者会觉得双腿发冷?洗澡的时候晕倒又是怎么回事?我迫不及待地想揭开谜底。 西医专家告诉我,患者的血糖偏高,血液循环也不好,日子一长,人体末梢神经就会受伤害,特别是腿部、脚部的末梢神经往往首当其冲,就好比糖水罐头里泡的苹果,原本新鲜脆...
-
父母患糖尿病,孩子咋预防
柯大夫: 我和妻子比较胖,最近空腹血糖水平偏高,医生诊断为2型病,通过饮食控制已经好转。听说此病有一定遗传倾向。我们生怕孩子会遗传我们的...
-
甜蜜夫妻的低成本生活,糖友省钱大法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患上病的朋友都知道,这个病是个很消磨人的,日常用药需要钱,按时检测血糖需要钱,血糖仪和试纸更需要钱,以至于不得不算计着过日子。那么,面前这两口子全都是,他们的花销如何呢? “云芳”给我算了一笔账:以前在药...
-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联合制剂的临床应用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目前全球病患者约为1.94亿,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已达4000万左右,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的糖尿病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95%。2型糖尿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为了更好地应对2型糖尿病防治...
-
掌握5个法则,玩转胰岛素
我是学中医出身,对于给自己注射胰岛素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在采访中我发现,很多糖友在最初给自己注射胰岛素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眼前这对夫妻也不例外。 “张大民”告诉我,虽说他是个五大三粗的大男人,可是对针管之类的东西非常,最初自己...
-
糖尿病发病率上升 一家三代为啥都得糖尿病?
前几天,15岁的阿梅(化名)确诊为病 ,成了家庭中第三个患者,她的妈妈、外婆都是糖尿病患者。“女儿这么小,怎么就会得上糖尿病呢...
-
专家推荐的独家秘技——砸砸手腕降降糖
采访到这儿,我问“张大民”和“云芳”两口子,血糖控制得这么好,有没有什么独家秘技?有没有不为人知的绝活儿? “大民”和“云芳”相视一笑,没等他们开口,我心里已经明白了十之八九:准有! 禁不住我的软磨硬泡,眼前这憨厚热情的两口子把他们的绝招传...
-
生活方式干预可减少糖尿病发病风险
“科学地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帮助病高危人群减少发病风险30%-50%。”中华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内分泌科主 任李光伟 教授语重心长地告诫广大公众说。 李光伟是日前在卫生部和中国记协主办、美国礼来公司支持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糖尿...
-
我国糖尿病患者逾9000万人
目前,我国病患者人数已经达到9240万。日前,调查人员从“天坛手术治疗高峰论坛”组委会获悉,原本用于减肥治疗的胃转流手术可以治疗2型糖尿病,并且推荐早期进行干预。目前,天坛医院已经率先获批开展此治疗项目。 “天坛手术治疗糖尿病高峰论坛”将于10月...
-
白面包可能会导致高血糖
预防、病要先从饮食控制开始。 管好热量最为重要 虽说富贵病多种多样,但若简单归结起来,热量摄入超标是导致的最主要诱因。为此,美国著名肥胖研究专家约翰·弗尔特博士曾指出:导致肥胖有多种原因,主要是遗传、不良饮食结构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