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降糖药不增加胰腺癌风险
许多病患者对降糖药“谈癌色变”,近日,来自荷兰的科学家在2013年EASD会议上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表明,常用的降糖药并不增加患者发生的风险。
糖友谈“药”色变 降糖药真是致癌祸端?
降糖药的致癌传言并非空穴来风,早些年前,美媒曾报道礼来公司和诺和诺德公司的降糖药(Byetta)和利拉鲁肽(Victoza)因可能使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而面临重新审查,这是继美国FDA发布吡格列酮药品安全提示的又一起“降糖药致癌”事件,接二连三的降糖药“致癌丑闻”让许多糖友谈药色变。
而事实上,糖尿病患者本身就是癌症高发人群,在先前的研究中,已经表明糖尿病本身能够导致胰脏、肺、结肠或的产生。,降糖药物与糖尿病患者发生癌症的联系至今尚未完全解楚。
争议肠促胰岛素类药物导致胰腺癌?
有研究表明肠促胰岛素类药物可能有导致及胰腺癌的副作用风险。目前,对此学术界有比较大的争议。
早些时候一个在胃肠病学发表的报告对FDA不良事件的数据进行了综述,比较了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Januvia)、GLP-1类似物exanetide(Byetaa)与一些对照组(罗格列酮,,和格列吡嗪)对胰腺炎和胰腺癌发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这两种药物增加上述两种疾病。两种药对于胰腺炎的OR值高6~10倍,胰腺癌的OR值高3倍左右。
一方面,与其他类药物有所区别,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包含胰腺,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去考虑这个副作用。另一方面,这些数据来自于FDA的AERS,有一些限制性,尤其是他们都是来自病人或医生的报告。
基于此的医生处方习惯的调查研究询问了104名医生(一半为初级保健医生,一半为内分泌专科医生),20%的医生减少了Byetta的处方,11%减少了Januvia的处方。
对此,医学界一直有着比较激烈的争论。
常用的降糖药物与胰腺癌发生风险无关
近日,来自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的Airin Simon教授及其团队进行的一项研究,或许可以给糖尿病患者吃下一颗定心丸。该研究表明,常用降血糖药物对胰腺癌发生无影响。
据研究分析,二甲双胍单药治疗对腺癌发生没有影响。而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相比,磺脲类药物单药治疗并不导致腺癌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同样,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相比,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或者磺脲类药物、胰岛素和二甲双胍三者联用与腺癌发生风险增加无关。
2型糖尿病
- 人得糖尿病的原因 人得糖尿病的原因有哪些
- 二型糖尿病会遗传吗 二型糖尿病遗传概率大吗
- 20岁就有糖尿病怎么办 20岁就有糖尿病能治好吗
- 糖尿病最怕三种鱼 糖尿病最怕三种鱼是哪三种
- 糖尿病的预防: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 糖尿病是怎么形成的 糖尿病应该怎么预防和控制
- 怎样预防糖尿病:发现有糖尿病怎样预防糖尿病
- 糖尿病预防:糖尿病预防措施有哪些
- 糖尿病的病因和预防 糖尿病预兆和预防
- 如何预防糖尿病: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形成
- 预防糖尿病吃什么食物最好 预防糖尿病吃什么主食最好
- 预防糖尿病:预防糖尿病的措施有哪些
- 二型糖尿病什么人容易得 二型糖尿病什么人容易得呢
- 糖尿病人可以吃玉米吗
- 糖尿病人有肩周炎吃什么药
- 糖尿病是什么引发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