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颈肩痛病史及其症状深度解析
对于许多长期遭受颈肩痛困扰的患者来说,他们的经历往往充满了误诊与治疗的波折。作者经过对一批特殊病例的深入研究,发现其中近半被误诊为颈椎病,另2/5则被误诊为肩周炎和肩关节冲击。
这些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颈肩疼痛和不适,疼痛有时会辐射到肩肘,导致患肢无力。更令人困扰的是,患者在睡觉时常常会感到患肢不适,甚至伴有头晕、耳鸣等症状。
首诊时间方面,约三成的患者在发病后一年内寻求治疗,半数患者在1-2年内就诊,另有20%的患者则已经忍受了超过两年的病痛折磨。而在肢体发病上,非优势手更容易受到影响,占比超过三分之二。
观察这些患者的发病特点,我们发现急性发病者占比较大,达到了55%,而慢性发病则约占45%。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患者的疼痛与姿势密切相关,呈现出间歇性发作的特点。几乎全部患者都表现出颈部、肩部和背部的异常和不适,其中一半伴有疼痛。在睡觉时感患肢不舒服、肩膀举不起来的情况也极为普遍。少数患者还会伴有耳鸣、头晕以及肘部屈曲无力等症状。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应仔细观察患者的身体形态、姿势、肩膀对称性以及受影响侧上肢肌肉萎缩情况。要仔细检查颈部、肩部是否有压痛点,并测试上肢肌肉力量、肌肉张力、感觉以及桡动脉搏动。一些特定的试验,如Adson、Wright、Roos试验,也是诊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发现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几乎所有病例都有压痛,另一半则表现为肩胛骨内上角的压痛。三角肌区和上臂外侧感觉减退的情况也十分普遍,占比超过80%,其中15%伴有前臂内侧感觉迟钝。部分病例的肌力减弱,主要涉及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和肱二头肌,并可能出现肌肉萎缩现象。
对于颈肩及上肢疼痛、疲劳、肌肉萎缩的情况,应考虑以下可能性:肩部肌肉萎缩、肩外肌力减弱、肩部和上臂外侧感觉变化、前臂内侧感觉明显变化、锁骨下动脉或静脉受压、颈椎片可见颈肋或第七颈椎横突过长以及肌电图检查显示的干分支传导速度减慢等。在排除颈椎病等疾病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这些可能性,为患者提供准确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