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舞蹈病有哪些症状
在现实中,大约三分之二的患者,年龄集中在5到15岁之间,女性更为多见。他们或许正在经历呼吸道感染或咽喉炎的痛苦,背后隐藏着A族β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史。这些孩子的疾病表现多为亚急性或隐袭,不易被察觉。他们的行为可能变得异常,比如表现出比平时更加不安、易兴奋、分心,学习表现下降,动作笨拙等。父母或老师可能会误以为他们是神经质或是过于顽皮。这些症状会逐渐加重,出现舞蹈般的动作和肌肉张力的变化。
这些舞蹈动作可能是急性起病,也可能是逐渐隐袭而来的,常常出现在身体的双侧。但约有20%的患者可能表现为偏侧或局限性的舞蹈动作。如果仅限于一侧,就被称为半侧舞蹈疾病。舞蹈动作在面部尤为明显,孩子们可能会做出挤眉弄眼、撅嘴吐舌等明显的面部动作。四肢则表现出一种快速、不规则、跳动和无意义的不自主运动。这些与习惯性或精神痉挛有明显的区别。
患者还可能出现肌肉张力和肌肉力量的下降,舞蹈动作、共济障碍构成了小型舞蹈疾病的三联症。患者的手掌会出现旋转等肌肉症状。当手臂向前伸展时,张力低,手腕屈曲,手指关节过度伸展,这就是所谓的舞蹈疾病手部姿势。检查患者的手时,可以感觉到手紧时松动,这种现象被称为“挤奶妇手法”或盈亏征。膝反射可能会减弱或消失。极少数患者因锥体束损伤出现肌力减退或瘫痪,这被称为麻痹性舞蹈疾病。
除了身体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如失眠、躁动、不安、精神障碍、幻觉、妄想等,这种情况被称为躁狂舞蹈疾病。周围噪音或强光刺激会使患者的骚动和舞蹈动作明显加重。随着舞蹈动作的消除,精神症状也会迅速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约三成的患者可能伴有风湿性心肌炎、二尖瓣回流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完全等症状。其他疾病表现如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皮下结节等也可能出现。虽然疾病有可能自愈,但复发并不罕见。曾有报告指出,儿童舞蹈患者可能出现中央视网膜动脉梗死,这可能是由于隐性心脏瓣膜疾病、视网膜动脉栓塞,或是局部血管炎和血栓形成导致的。
此文试图全面描绘这种疾病的全貌,希望能提升公众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