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治疗篇章】缺铁性贫血,护卫健康之美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遵循两大原则:补充铁剂与消除病因。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一过程,理解并关注每一个细节。
一、铁剂治疗
铁剂是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口服无机盐是最经济、便捷且有效的方法。二价铁较三价铁更易吸收,因此常用硫酸亚铁和富马酸铁。对于婴儿,采用2.5%硫酸亚铁合剂溶液,剂量需根据所含铁元素和实验计算结果而定,以确保达到最大吸收限度而不刺激胃黏膜。过量的剂量会导致中毒,因此在两餐之间服药效果最佳。同时避免与牛奶同服,因为牛奶中的高磷会影响铁的吸收。
维生素C能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提高其溶解性,有助于小肠吸收。当维生素C与铁剂结合服用时,可以更好地促进铁的吸收。对于少数反应强烈的儿童,可使用刺激性较小的葡萄糖亚铁,或先将铁剂减量至症状消失后再逐步增加至常用量。对于无法口服铁剂或严重贫血的儿童,才会考虑铁注射。但注射铁剂可能引发局部疼痛、荨麻疹等反应,其治疗效果并不比口服快,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在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达到正常水平之前,铁剂治疗必须持续至少6~8周。因为缺铁性贫血不仅血红蛋白减少,所有的铁都被耗尽了。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和饮食不能满足的铁需求增长,治疗的目的应是纠正贫血并储存足够的铁以供未来使用。B12、叶酸或肝精等治疗手段并不能有效治疗缺铁性贫血,必须避免滥用。
二、消除病因与合理饮食
大多数疾病的原因是饮食不当,因此必须改善饮食并合理喂养。对于轻度患者,改善饮食可能就能治愈。对于婴幼儿,需要根据年龄提供适当的食物,并小心更换和添加补充食物以避免消化不良。对于因大量饮用新鲜牛奶引起的慢性肠道失血,应减少牛奶量或改用其他奶制品。贫血纠正后应检查肠道是否存在畸形并进行手术或驱虫。此外还需纠正偏食习惯并给予富含铁和维生素C、蛋白质的食物。
三、输血与预后反应
由于发病缓慢且身体补偿能力强,通常不需要输血。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严重贫血或急需手术时,可考虑输血。血红蛋白低于特定水平时应立即输血但需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治疗后的反应包括临床症状改善食欲增加等变化以及心脏杂音逐渐消失等体征变化。治疗后一至三个月储铁达到正常值。缺铁性贫血的预后取决于原发病能否彻底治疗如果病因无法消除可能需要持续补充铁剂以维持治疗状态同时还应注重预防和消除诱因以避免疾病的再次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保障健康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