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典型症状
谈到子宫内膜异位症,许多女性可能感到陌生。这种疾病具有鲜明的特征,其中痛经便是其典型的症状之一。当女性遭遇痛经时,绝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检查,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立即接受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那么,痛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又有怎样的联系呢?原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变受到周期性激素的影响。随着月经的到来,子宫内膜发生增生、出血,局部病变扩张并刺激周围的神经组织,引发疼痛。这种疼痛在每个月的固定时间出现,与月经周期紧密相连。
在月经来临前的1-2天,患者通常会感到腹胀、腹部不适和腹痛,这是由异位内膜增生所引起的。当月经正式到来后,疼痛逐渐加剧。除了腹部的不适症状加重,还会出现腰痛、腰骶、肛周、会阴部的放射性疼痛,甚至影响大腿根部。疼痛的严重程度与病变的时间成正比发病时间越长,痛经的症状越严重。
异位子宫内膜从增生到分泌变化,再到出血积在病变中,形成一个个小血囊,这个过程中的患者疼痛往往达到最严重程度。有些患者甚至需要依靠止痛药来缓解疼痛。药物的作用只是暂时的,痛经的疼痛感在药物失效后仍然让人难以忍受。一些特殊的患者在痛经时还会伴随恶心、呕吐或腹泻等症状。痛经的时间长度不一,从2-3天到5-6天不等。
如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变弥漫于子宫肌层,那么在痛经后,子宫会逐渐增大。因为血液积聚在病变中,除了液体成分能逐渐吸收外,其他如蛋白质组织等无法被吸收。子宫增大的情况发生后,其大小无法自行恢复原状。子宫壁间的组织开始增厚、硬化,弹性减弱。在超声下观察,可以看到子宫肌层病变区的回声粗糙、不均匀。
如果子宫内膜局限于子宫肌层的某个部位,那么痛经后的变化仅局限于子宫的某一部位。这个局部的病变使该部位的子宫增大,局部组织变厚、硬化、失去弹性。在超声下,可以看到子宫局部回声明显增厚、不均匀,强、弱回声混合且混合无序。若不及时治疗,子宫腺肌瘤便可能形成。
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女性朋友们在面对痛经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就医检查。一旦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立即接受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