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常见问题解答
胃炎,这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像一块警钟在提醒我们,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不论是成年人因不良饮食习惯、饮酒导致的胃炎,还是儿童因零食泛滥、垃圾食品充斥而引发的胃炎,都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健康问题。针对胃炎的一些常见问题,让我们来一一解答。
在哪些情况下,我们需要通过胃镜深入探究胃部奥秘?当我们的上消化道出现症状,如胃食管回流、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上消化道肿瘤或简单消化不良等,且症状严重到让我们无法明确区分时,胃镜的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45岁以上的中国汉族人群,或者虽然可能不到45岁,但已经出现呕吐血、黑粪、瘦、剧烈疼痛等所谓的报警症状,更需要及时进行内镜检查。
那么,如何应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呢?在我国,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竟然高达50%,且这一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非所有感染的个体都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建议接受根除治疗的人群包括:存在上消化道症状、有胃癌家族史、现有溃疡或溃疡史以及严重慢性或畸形胃炎的患者。
对于儿童是否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13岁以下的青少年并不需要这种治疗,除非他们患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确定疾病。这是因为儿童根除后复发率高,而且抗生素可能会干扰肠道微生态,不利于儿童消化道的正常发育。抗生素还存在其他安全隐患。
说到萎缩性胃炎,很多人都会担心它离胃癌不远。但实际上,萎缩性胃炎虽然伴随着萎缩性胃粘膜炎症,其危害主要在于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而不是单纯的萎缩。不稳定的肠化生和不典型的增生才可能会增加恶性变化的可能性。
至于胃粘膜萎缩能否看好,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胃粘膜腺体的萎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与年龄相关的轻度至中度萎缩就像皮肤上的皱纹一样,是正常老化的伴随现象,不会完全逆转。对于过度萎缩的变化,只要消除原因,就会伴随着炎症的减少而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胃炎与我们的饮食息息相关。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我们还应该管住自己的嘴,避免刺激性食物,远离酒精,定时定量进餐,注重口腔卫生。只有多注意生活习惯,我们才能尽快摆脱胃炎的困扰,防止其再次发作。胃炎的健康管理,不仅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负责,更是对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