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如何预防小儿先心病
关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一些专家指出其源头在于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缺失。预防这一病症的工作应从怀孕前和孕期就开始着手。
先天性心脏病的成因复杂,涉及多重因素,这使得预防工作尤为重要。面对诸多尚未明晰的病因,我们应尽早启动预防程序,并以细致入微的努力去实施。怀孕前的保健是预防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关键环节。计划要孩子的夫妇应该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包括合理饮食、禁烟限酒、远离有害物质,并适量补充叶酸。妇女在孕前应增加营养摄入,加强体育锻炼,以提升自身的抗病能力。长期接触辐射或接受辐射治疗的妇女,应在离开辐射半年后考虑怀孕。经常接触农药和化学物质的妇女,更应强化保护措施。避免使用或尽量少使用四环素、磺胺、激素药物,以及含有激素的化妆品。
孕期中的产前检查同样重要,这有助于及时发现胎儿是否患有遗传性疾病或先天性缺陷。特殊疾病如糖尿病、癫痫等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怀孕。
对于已经出生的孩子,父母应密切观察其身体状况,以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若出现体重过轻、早产、出生时窒息等状况,应考虑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性。观察婴儿出生后皮肤是否持续发绀,是否经常感冒、呼吸道感染,喂养是否困难,是否有呼吸急促、发育迟缓等症状。
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在进食、哭泣或排便时可能出现发作性缺氧、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突然死亡。一些孩子在学习爬行、端坐等基本动作时,相较于同龄儿童会显得迟缓。在睡眠时喜欢侧卧,胳膊腿弯曲,像一个大虾。随着年龄的增长,跑、跳或游戏时的体力明显不如同龄儿童。有些孩子活动后会感到疲劳,喜欢蹲坐一会儿再起身。医学上称之为“蹲踞现象”,这种姿势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改善缺氧。一些紫色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出现症状,如手指和脚趾末端呈鼓槌状增厚,称为“杵状指”。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以上异常症状,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接受详细检查,包括胸部X线摄影、心电图、超声波心动图等辅助检查,以做出明确诊断。心脏手术虽然充满风险但同时也充满希望。关于是否手术以及手术的时间,应听从医生的建议。如果可能的话,前往专业的心脏病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是明智之举。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