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在血糖水平发生波动时,低血糖的状况尤为引人关注。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多元且复杂,其症状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当血糖开始下降,身体会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引发一系列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患者可能会出汗、心悸、感到饥饿、焦虑和紧张。面色苍白、肢体震颤和轻度血压升高也可能出现。这些症状的表现速度若非常快即血糖下降的速度超过1mg/(dlmin)或0.06mmol/(Lmin)则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会更加明显。尽管一些糖尿病患者在低血糖时表现出明显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但实际血糖测定值可能并不低,这可能与血糖下降过快的状况有关。这组症状在低血糖的识别上缺乏特异性。
另一方面,低血糖也可能引发神经性低血糖症状。当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细胞缺乏葡萄糖能量供应时,就会出现功能障碍症状。最初,患者的心理和精神活动会受到轻微损害,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和思维混乱。随后,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以中枢神经功能抑制为主的神经精神症状。受影响的部分从大脑皮层开始,可能表现为视力模糊、复视、听力丧失、嗜睡、意识模糊、行为怪异、运动障碍、语言不清、头痛和僵硬等。部分患者的情况可能更为复杂,出现抽搐、癫痫发作或肢体偏瘫等非典型表现。最终,如果情况严重,可能会导致昏迷和呼吸循环衰竭。
诊断低血糖并非简单之事,需要注意多种情况。一是低血糖反应,即有临床症状,大多数情况下血糖低于2.8mmol/L,但也可能不低;二是血糖实际偏低,可能伴有症状,也可能无症状;三是低血糖与临床症状的关联。在鉴别低血糖时,需要仔细询问病史,及时进行体检和血糖测定及相关辅助检查。特别是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容易误诊为神经症、精神疾病、癫痫或脑血管事故,因此需要特别警惕。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是一个复杂且个体化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低血糖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