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的西医治疗方法
针对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的治疗,需根据积液量及患者具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积液量较少的病例,若临床上无明显定位体征,通常采取动态观察及保守治疗,让积液自行吸收。当积液量超过一定界限时,则必须采取手术治疗。
具体来说,幕上积液量达到或超过30ml的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以清除积液。即便积液量在20ml以下,若出现神经压迫症状或癫痫发作等临床表现,也应及时手术,解除对神经的压迫,缓解病情。对于前囟未闭合的患者,穿刺放液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对于前囟闭合或连续穿刺放液效果较差的患者,需根据引流液量和颜色来决定钻颅硬膜下置管的保留时间。
治疗中还应注意脑疝标志,若合并颅内血肿,需及时清除颅内血肿。对于积液量相对较少的患者,如因脑挫伤、脑水肿等导致积液,应着重降低颅内压、抗炎等治疗。在急性期过后,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和高压氧治疗有助于促进积液吸收和脑功能恢复。
钻孔引流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即将引流管放置在积液腔的低位,连接封闭的引流袋(瓶),以防气颅。术后要根据恢复情况,在合适的时间拔出引流管。对于慢性积液的患者,术后不宜使用或尽量少用强脱水剂,以促进脑组织膨胀,更好地闭合积液腔。患者可采取平躺或低头躺在患侧,以促进脑组织复位。
在某些情况下,经腰穿注入适量生理盐水或生理盐水与空气的混合液,有助于增加颅内压或改善脑组织灌注区域。必要时,也可采用骨瓣或骨窗开颅术清除积液,并通过广泛切开增厚的囊壁使其与蛛网膜下腔交通,或置管将积液囊腔与脑基底部脑池连接。对于长期无法治愈的复发病例,甚至需要拆除骨瓣,使头皮塌陷以减少积液残余腔。钙阻滞剂的应用可以降低脑血管阻力,进一步促进脑组织灌注区域的改善。
针对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