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内膜炎的病因
针对老年患者的感染问题,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是主要病原体。特别是在心内膜炎的感染中,链球菌的种类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例如,在年龄较大的群体中,常见的链球菌类型包括35至55岁的草绿色链球菌,以及超过55岁的牛链球菌和肠球菌。这些链球菌感染与老年患者的胃肠道和泌尿系统的疾病状况紧密相关。牛链球菌血症引发的心内膜炎与老年患者的胃肠道损伤如息肉和结肠癌有关;而肠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则与老年男性的前列腺疾病及泌尿系统感染有关。
探究其入侵途径,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牙科、泌尿生殖系、胃肠道、呼吸道以及器械检查等领域的广泛发展,菌血症的病例也相应增加。一些治疗手段,如长期血液透析、心脏手术、日益增多的静脉导管手术和输液、人工瓣膜置换等,都可能是心内膜炎的感染途径。褥疮、全身感染以及宿主身体防御能力下降等问题也容易导致菌血症,从而诱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在易感因素方面,虽然风湿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的比例在下降,但新的趋势是二尖瓣脱垂、老年性退行性瓣膜病变、人工瓣膜和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使用等引发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在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老年退行性心脏病在自身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的比例已经占到21%。人工心脏瓣膜、主动脉瓣膜疾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以及各种先天性心脏病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高危因素。近年来,二尖瓣脱垂尤其是反流患者的情况也备受关注。
退行性瓣膜病和钙化性主动脉硬化的发病率较高,这也可能与老年人中发病率增加有关。随着老年人换瓣手术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机会增加,这也可能进一步加剧了老年人的感染风险。我们需要对老年患者的感染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