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治疗颅咽管瘤的常规方法
手术是治疗颅咽管瘤的首选方式。其目的在于通过切除肿瘤,解除对视神经交叉等神经组织的压迫,缓解颅内压升高及下丘脑-垂体功能的障碍。对于实质性的肿瘤组织,手术可直接切除;若是囊性肿瘤,手术则可抽取出囊液,以减轻肿瘤的压迫症状。由于颅咽管瘤本质上是良性肿瘤,尽管部分肿瘤与视觉交叉、灰色结节、垂体手柄、下丘脑及第三脑室底部等区域紧密相邻,但大部分与周围组织结构间存在明确的边界,因此手术时应力求彻底切除肿瘤,特别是对于儿童患者,更应注重防止肿瘤的复发。
手术方案的制定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肿瘤的生长部位、大小、形状、钙化程度、囊肿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和是否接近脑脊液通路等。根据不同的手术条件,医生会为患者选择不同的手术入口或方法,各有其独特的优缺点。
在手术入口的选择上,更倾向于选择中轴外入口或单侧入口,以更加精确地抵达肿瘤位置。手术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对功能组织的损伤。借助显微镜技术,可以清晰地分辨并保护蜘蛛网膜的层次和界面,确保肿瘤的安全切除。
在肿瘤暴露后,医生通常会先进行囊液穿刺抽取,以创造更大的手术空间,便于分离肿瘤与蜘蛛网膜。随后,医生会在肿瘤包膜中进行切除。随着肿瘤的缩小,医生会依次电凝并分离肿瘤的供血血管。在手术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保护视觉交叉和视觉束周围的供血血管。虽然肿瘤的后部和向上生长至第三脑室的部分供血不太丰富,且粘连不太紧密,但在分离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时仍需格外小心,因为这些区域的粘连往往较为紧密。
整体而言,颅咽管瘤的手术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需要医生具备高度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经验。通过手术,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