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如何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需要重视的传染病,因此患者一旦确诊,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对于接触者,虽然一般不必接受检疫,但在集体场所如医院、学校以及部队等,应进行为期三周的健康检查,一旦发现可疑患者,应立即实施暂时隔离,以防止疫情扩散。
针对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疫苗的使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广泛应用的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是通过鸡胚细胞培养制成的。自1966年以来,该疫苗在国外已被广泛使用,其预防效果在儿童中可达97%,成人中也有93%的防护效果。腮腺炎活疫苗与麻疹、风疹疫苗联合使用,可以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三者之间不会产生相互干扰。
经过免疫接种后,人体内的腮腺炎病毒中和抗体至少可以保持9.5年。除了传统的皮内注射和皮射,流行性腮腺炎活疫苗的免疫途径还包括喷鼻和吸入气雾等。在我国,实际应用证明,儿童免疫组在免疫半年后的发病率(喷鼻和吸入气雾组7.4%)明显低于对照组(78.5%),成人免疫组也有显著效果。
任何疫苗都有适用人群和禁忌症。对于孕妇、免疫力有缺陷或对蛋白质过敏的人群,是不适合接种腮腺炎活疫苗的,以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免疫球蛋白、成人血液或胎盘球蛋白并不能预防流行性腮腺炎。虽然恢复期患者的血液及其免疫球蛋白或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来源困难、保护时间短,实际应用并不广泛,其效果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于易感人群,应积极接种疫苗,加强个人防护;对于集体场所,应加强健康检查,防止疫情扩散。科研机构和企业也应加大研发力度,探索更有效的防控措施和疫苗产品,为全民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