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性坏疽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的紧迫性在挽救伤肢与生命的问题上显得尤为关键。面对可能的疾病侵袭,我们应迅速启动诊断流程。诊断的主要依据囊括了临床表现、伤口分泌物检测以及X线检查等多个方面。
当身体遭受损伤或手术后,若出现伤口疼痛异常、局部肿胀迅速加剧,伤口周围皮肤呈现扭曲发音等状况,警觉性必须立刻提升。全身中毒症状若表现严重,如脉搏加速、易怒及进行性贫血等,也应高度怀疑气性坏疽的可能性。在X线检查下,若观察到伤口肌群间存在气体,以及大量革兰染阳性杆菌的存在,更是诊断气性坏疽的两个重要依据。虽然厌氧细菌培养和病理活检可以确诊,但所需时间可能延误治疗,因此不能等待结果。
气性坏疽的潜伏期虽然短暂,但其间身体已悄然发生诸多变化。局部表现上,患者会自觉患部沉重,似有包扎过紧之感。随后,患部将突然出现“胀裂样”的剧烈疼痛,这种疼痛难以用一般止痛剂缓解。受影响部位肿胀明显,压痛感强烈。伤口周围的皮肤水肿、紧张、苍白明亮,迅速转为紫色,继而出现紫黑色,并伴随不同大小的水泡。伤口内的肌肉因坏死而失去弹性,颜色深红或土灰色,刀割不收缩也不出血,犹如煮熟之肉。伤口周围常有气体存在的扭曲发音。轻轻挤压患处,常有气泡从伤口逸出,伴随有稀薄、恶臭的浆液血性分泌物流出。
全身症状方面,早期患者表情冷漠,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出冷汗、易怒等状况。同时伴随高烧、脉搏快速(100~120次/min),呼吸急促,进行性贫血等症状。晚期则出现严重中毒症状,血压下降,甚至可能出现黄疸、妄想和昏迷等危及生命的现象。面对这一切,我们必须时刻谨记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的重要性,因为这关乎生命的存亡与伤肢的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