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上榜(生活气息浓郁) 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

生活百科 2023-01-17 20:57生活常识www.tangniaobingw.cn

方日排行为您整理了清平乐·村居上榜(生活气息浓郁),分别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清平乐·村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玉楼春·三三两两谁家女、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告诉您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的详细景点,供您参考选择。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了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来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在这首词中用典虽多,这些典故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它们所起的作用,在语言艺术上的能量,不是直接叙述和描写所就这首词而论,用典多并不是辛弃疾的缺点,而正体现了他在语言艺术上的特殊成就。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意境美,极具说服力。

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全词以白描手法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辛弃疾词中有不少作品是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因作者向往这样的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山川风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于是写下一首《水龙吟》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全词就登临所见挥发,由写景进而抒情,情和景融合无间,将内心的感情写得既含蓄而又淋漓尽致。虽然出语沉痛悲愤,但整首词的基调还是激昂慷慨的,表现出辛词豪放的风格特色。全词通过写景和联想抒写了作者恢复中原国土,统一祖国的抱负和愿望无法实现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难酬、报国无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极大地表现了词人诚挚无私的爱国情怀。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这首词的内容和作法与一般的词不同,其内容方面几乎完全与对茂嘉的送行无关,而专门罗列古代的别恨事例。形式方面,它又打破上下片分层的常规,事例连贯上下片,不在分片处分层。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作者平时胸中郁积事多,有触而发,非特定题目所能限制,故同类事件纷至涌集,而不为普通的诗文格式所束缚。此词为送别抒怀之作。首尾以啼鸟相呼应,描写暮春的凄厉暮色;中间引述历史故事,铺叙古代种种人间离情别恨,借送别族弟,抒发美人不遇、英雄名裂、壮士难酬的义愤。全词笔力雄健,沉郁苍凉。

玉楼春·三三两两谁家女

《玉楼春三三两两谁家女》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该词的准确作年无考,当作于词人初闲居铅山瓢泉时,与《玉楼春戏赋云山》为同期作品。虽内容各不相同,而谐谑幽默风格一脉相承。这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上片写农女买酒,下片写醉汉的醉态,真切地反映了朴素的农村生活和民风民习。词中妙用双关语,把鸟语和写实结合起来,又表现了词人用传神之笔刻画人物的功夫。这首农村题材的词写得十分俏皮活泼。它通过模仿禽言,再现了农村可爱的风土人事。词中还反映了词人欣赏这可爱的风光,因乐而醉,因醉而迷路的生动情态。。全词语言通俗平易,明白如话,而又含蓄幽默。巧用禽言诗体、拟人手法,又极力渲染主客颠倒情景,写来鲜龙活跳,富有谐趣。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是一首忧时感世之作。上片描写抒情主人公对春光的无限留恋和珍惜之情;下片以比喻手法反映全词情调婉转凄恻,柔中寓刚。词中表层写的是美女伤春、蛾眉遭妒,实际上是作者借此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全词托物起兴,借古伤今,融身世之悲和家国之痛于一炉,沉郁顿挫,寄托遥深。总起来说,这首《摸鱼儿》的内容是热烈的,而外表是婉约的。使热烈的内容与婉约的外表和谐地统一在一首词里,这说明了辛弃疾这位大作家的才能。似乎可以用肝肠似火,色貌如花八个字,来作为这首《摸鱼儿》词的评语。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作于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上饶带湖时期。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作于作者贬官闲居江西之时,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中围绕着夜行的特点,展现出夏夜乡村田野的幽美景色及作者对丰收年景的由衷喜悦。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田园风光,情景交融,幽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这首词平易中见真切,浑沦中见准确,连绵中呈陡转。写眼前常景,而能别开蹊径;脱手炼词,得刻物入神之妙。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深刻地概括了一个抗金名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惨遭遇。上片从豪气入词,描绘了一个带领义军,骑着健壮的快马,穿着锦绣的短衣,突破金兵防线,和金兵战斗的少年英雄形象,慷慨激昂;下片抒发现实感慨,写出南渡后的壮心抱负和落寞处境,于诙谐深沉中流露出牢骚悲愤,心伤透骨,沉郁苍凉。全词两片对比强烈,情绪跳荡明显,而结构紧凑,一气呵成。这首词以短短的五十五个字,深刻地概括了一个抗金名将的悲惨遭遇,上片气势恢宏,下片悲凉如冰,心伤透骨。悲壮对照,悲壮结合,真如彭孙遹《金粟词话》评辛词所说的激昂排宕,不可一世,是作者最出色、最有分量的小令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通过追忆早年抗金部队的阵容气概以及作者自己的沙场生涯,表达了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全词在结构上打破成规,前九句为一意,末一句另为一意,以末一句否定前九句,前九句写得酣恣淋漓,正为加重末一句的失望之情,这种艺术手法体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独创精神。全词从意义上看,前九句是一段,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从声调上看,音节和谐舒缓,极具特色;从布局上看别具一格,采用戛止的写法,出人意外、扣人心弦。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