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少年侠气上榜(风格苍凉悲壮感情真挚) 十首最有气魄的
方日排行为您整理了六州歌头·少年侠气上榜(风格苍凉悲壮感情真挚),分别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念奴娇·赤壁怀古、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江城子·密州出猎、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六州歌头·少年侠气、满江红·怒发冲冠,告诉您十首最有气魄的宋词的详细景点,供您参考选择。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约作于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或开禧元年(1205)。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全词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融化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通篇三问三答,层次分明,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不失为千古绝唱。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咏史词。王安石早立大志,要致君尧舜,但长期不得重用。直到宋神宗即位,他才有了类似汤武相逢的机会,可以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这首词当作于作者任宰相之时,可能是推行新法取得初步成功时的作品。这是一首咏史词,歌咏伊尹和吕尚历遍穷通的遭际和名垂千载的功业,以抒发作者获得宋神宗的知遇,在政治上大展宏图、春风得意的豪迈情怀。它不同于一般古代诗人词客种笼统空泛的咏史作品,而是一个政治家鉴古论今的真实思想感情的流露。叹息君臣相遇之难,以抒发作者获得宋神宗的知遇,在政治上大展宏图、春风得意的豪迈情怀。全词通篇叙史论史,实则以史托今,蕴含作者称赞明君之情,布局巧妙,令人回味无穷。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词作。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至淳熙十二年(1185)陆游家居山阴期间。陆游家居山阴时,常常回首往事,梦游梁州,写下了一系列爱国诗词。这首《诉衷情》是其中的一篇。此词回忆了作者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通过今昔对比,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情。上片开头追忆作者昔日戎马疆场的意气风发,接着描写当年宏愿只能在梦中实现的失望;下片抒写敌人尚未消灭而英雄却已迟暮的感叹。全词格调苍凉悲壮,语言明白晓畅,用典自然,不着痕迹,不加雕饰,如叹如诉,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通过追忆早年抗金部队的阵容气概以及作者自己的沙场生涯,表达了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全词在结构上打破成规,前九句为一意,末一句另为一意,以末一句否定前九句,前九句写得酣恣淋漓,正为加重末一句的失望之情,这种艺术手法体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独创精神。全词从意义上看,前九句是一段,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从声调上看,音节和谐舒缓,极具特色;从布局上看别具一格,采用戛止的写法,出人意外、扣人心弦。
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创作的一首词。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中国陶渊明研究会常务理事高原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把词中历来香艳软媚的儿女情,换成了报国立功,刚强壮武的英雄气了。(《唐宋词鉴赏辞典》)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是南宋词人岳飞所写的一首词。这首词写于南宋绍兴四年作者出兵收复襄阳六州驻节鄂州(今湖北武昌)时。高宗绍兴七年,伪齐刘豫被金国所废后,岳飞曾向朝廷提出请求增兵,以便伺机收复中原,但他的请求未被采纳。次年春,岳飞奉命从江州(今江西九江市)率领部队回鄂州(今湖北武汉市)驻屯。在鄂州,岳飞到黄鹤楼登高,北望中原,写下了这样一首抒情感怀词。该词上片描写中原锦绣河山在敌人铁蹄下横遭践踏的悲惨景象,从今昔对比中表达了深忱国事的悲愤之情。下片写广大军民为抗击金兵付出惨重代价,作者悲从中生、 慷慨激昂地道出心声。这首《满江红》由文法入词,从想当年、到而今、何日说到却归来,以时间为序,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明快,颇具豪放词的特点。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了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来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在这首词中用典虽多,这些典故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它们所起的作用,在语言艺术上的能量,不是直接叙述和描写所就这首词而论,用典多并不是辛弃疾的缺点,而正体现了他在语言艺术上的特殊成就。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意境美,极具说服力。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是宋代词人贺铸的作品。此词上片落笔先从追忆作者在东京度过的六、七年倜傥逸群的侠少生活写起,侠、雄二字总摄下文,接写豪侠们的侠、雄品格,勇敢正义,慷慨豪爽,再写豪侠们侠、雄的具体行藏,驰逐、射猎、豪饮,过着快乐的生活。上片有点有染,虚实相间地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弓刀武侠的生动画卷。换头紧承乐匆匆三字,用似黄粱梦四字转折文意、变换情绪,锋芒直指埋没扼杀人才的封建统治阶级。笳鼓动以下六句,是全词的高潮,极写报国无门的悲愤,爱国之情,感人至深。三句,变激烈为凄凉,写理想破灭的悲哀。全词风格苍凉悲壮,感情充沛,叙事、议论、抒情结合紧密,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忧国忧民的情怀。
满江红·怒发冲冠
《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般认为是宋代抗金将领岳飞的词作。关于此词的创作背景,学界有多种说法。此词上片抒写作者对中原沦陷的悲愤,对前功尽弃的痛惜,表达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下片抒写作者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对国家朝廷的赤胆忠心。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显示了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它作为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