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儿童的特征一般有哪些
对于听力残疾儿童来说,他们面临的挑战远不止听觉本身的问题。他们需要在感知、注意力、记忆和思维等多个领域适应不同于普通儿童的发展路径。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桥梁,但由于听力损失,听力残疾儿童的语言形成和发展明显滞后。
我们来探讨他们的认知特征。感知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活动,而听觉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听觉残疾儿童来说,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理解受到了限制,因为他们无法听到或只能听到微弱的声音。他们的感知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觉信息的不完整性。由于听觉的缺失,他们对于复杂事物和环境的感知并不完整。他们更多地依赖于视觉、触觉和动觉来获取知觉信息,这使得他们难以形成视听结合的综合信息。他们的知觉信息加工的整体性和理解性受到限制。
2. 视觉的主导地位。在听觉丧失的情况下,视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感知活动的主导。听觉残疾儿童在进入学校后,由于长期依赖和使用视觉,他们的视觉经验非常丰富。通过特殊的培训,他们的视觉补偿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一些研究表明,他们的视觉知觉速度与正常儿童没有显著差异。
他们还会依靠缺陷补偿。他们的视觉、触觉和运动能力与正常儿童相当。由于听觉的丧失,他们更多地利用这些感官来了解世界,进行语言理解和交流。这些感官在他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视觉,很多人会强调其缺陷的补偿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感觉渠道对听觉缺陷的补偿作用有限,不能完全取代听觉。
在注意力方面,听力残疾儿童的注意力发展也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和正常儿童一样,他们的注意力从无意注意力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力。但由于听觉障碍和语言发展缓慢,他们的注意力形成和发展相对缓慢。他们的注意力稳定性较差,需要活动来支持和吸引,使他们保持积极的活动状态。他们很难实现注意的分配。普通儿童可以同时使用多种感官,产生视觉、听觉和思维的集中。而听力障碍儿童却无法同时观看和聆听,视觉和听觉的兴奋不能一起产生,因此无法适当地分配注意力。
听力残疾儿童在认知发展上面临着独特的挑战。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帮助来克服这些挑战,实现全面发展。